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范仲淹

范仲淹[第4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范仲淹固然三次被贬,名誉却越来越高。第一次外贬时,亲朋们一向把他送到京都外,奖饰他说:“此行极光(非常名誉)。”第三次被贬时仍有人不顾吕夷简的威胁恐吓去送别,并安抚他说:“此行尤光(特别名誉)。”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他正道直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度。

(三)精贡举,即周到贡举轨制。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起首应当鼎新科举测验内容,把本来进士科只重视诗赋改成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籍的词句改成要求阐述经籍的意义和事理。如许,门生有真才实学,进士之法,便能够依其名而务实在了。

刘太后身后,范仲淹才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谏官)。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害怕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宁民气,范仲淹奏请仁宗顿时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睬,在宫中仍然过着豪华的糊口,范仲淹对此非常愤恚,他冒着冒犯虎威的伤害诘责道:“如果宫中半天不吃会如何样?现在很多处所老百姓没有饭吃,岂能置之不睬?”说得仁宗无话可答,只得派他去江淮一带安抚哀鸿,范仲淹每到一地就开仓施助,并且免除了灾区的部分赋税。为了规劝华侈群众心血的皇室,他还把饥民吃的野草带返来献给仁宗,并请他转给嫔贵戚们看看,让他们晓得老百姓过的是甚么日子,不要过分豪侈。范仲淹常常大胆上谏,天子不快,又将他贬出朝廷。

好学苦读

范仲淹贬到处所后,任所常动,但每到一地,他都兴利除弊,重视生长教诲。景佑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到故里,担负姑苏知州(一州的行政长官),他看到姑苏暴雨成灾,伏天的大水,过了春季仍未退下,农田被淹,秋收有望,数万家农户,面对饥饿灭亡的威胁。如许,走顿时任伊始,他就体味水情,提出了疏浚五河,导太湖之水海的打算。他又亲临现场,督修这项工程。在他的带领下,颠末姑苏群众分歧尽力,终究疏浚了淤塞的河道,把积水导入了江海。此次太湖水道的疏浚,对保障太湖四周的苏、常、湖、秀四州的农业出产起了首要感化。范仲淹在姑苏南园买了一块地,筹办盖一所室第。一天,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巡查一遭后,向范仲淹道贺道:“这是块贵地,此后您家中定有公卿接踵出世。”范仲淹听了笑道:“我家独占贵地,倒不如让出建学,使士人都在此受教诲,公卿将相不是更多吗?”不久,范仲淹就在这里建起郡学,亲身礼聘学问赅博的人任教,使书院越办越好,名冠东南。因为范仲淹政绩斐然,又被召回京师,授天章阁待制,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事(即宋都,今河南开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