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电话交流,网络教子[第1页/共4页]
QQ扳谈
如果孩子有上BBS的风俗,父母能够到他常去的论坛注册一个用户名,然后和他停止相同交换,这也是和孩子交换的首要体例。有位父亲每天把孩子的作文发到BBS上,然后用假造的用户名和他交换一些观点。在BBS上,孩子和这位“陌生人”展开了深切的会商,并很乐意接管他的建议。几个月下来,孩子的作文程度进步了很多。明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换体例。
有一次,父亲又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恰好是儿子。
方丽发明14岁的儿子有天凌晨吃紧忙忙地拿着内裤冲进卫生间,并回绝统统外人进入,方丽俄然认识到,孩子长大了。那两天,孩子的情感较着很蔫,问甚么也不说,方丽想往深里问问孩子,可有些事不美意义当着孩子面问,她和孩子的爸爸也不晓得从那边提及。
1.和孩子通电话重视说话
别的,手机短信是一种很好的交换体例,在孩子碰到波折的时候,你给他发一条温情的短信,他的内心就会撒满阳光。在和孩子扳谈时,一条温馨的短信便能够突破言语的坚冰。
他们给孩子留了一张字条,起首对于孩子进入芳华期表达了父母对此事的庆祝,问孩子是否有甚么题目需求爸爸妈妈帮忙与解答,然后奉告孩子,爸爸妈妈也有些事情想和他好好聊聊,最后和孩子商定早晨在QQ上再详细谈。
家长为了和孩子联络便利,该不该给孩子配一部手机呢?
“你等会儿,我叫奶奶来接电话。”敦敦竟然把电话搁下了。
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期间――质料要网上传输,联络要电子邮箱,小我网站、小我博客、QQ谈天、BBS等,让人应接不暇。
有些父母以为,一家人每天在一起,用得着打电话吗?实际上,这类设法有失公允。电话不但仅能通报信息,也是通报感情的一种东西。一样一句话,面劈面听来能够不感觉如何,但是,特地通过电话来通报时,则常常令孩子打动。
另据体味,从2007年1月29日开端,美国200多所公立黉舍严禁门生带手机进讲堂,一个首要启事是此前当黉舍与门生之间产生冲突时,门生常常用手机叫来家人或校外人士,导致乱哄哄的胶葛。2009年初,日本也动手研讨制止小学和初中门生照顾手机进入校园,以防备网上棍骗和犯法案件。
这位爸爸很懊丧,本身固然外出挣钱,但是并没有健忘教诲儿子,老是非常尽力地想要与孩子相同豪情,可儿子为甚么不肯意理本身呢?启事明显不在孩子身上。这位爸爸打电话时犯了一个弊端,说话时不重视儿子的心机感受。固然他主动与儿子相同,但是,所说的话都不是儿子感兴趣的,他不竭扣问儿子的表示与成绩,使儿子产生了逆反心机。
对于喜好用QQ谈天的孩子,父母用这类体例和他停止相同是最好挑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父母用孩子癖好的体例和孩子相同或许更加轻易,结果更好。当然,一些劈面不好讲的事儿,以QQ谈天的体例去说,孩子也比较轻易接管,会收到杰出结果。
“你的学习如何……”
2009年两会期间,身为人大代表的任美琴建议,国度制定相干政策规定,制止任务教诲阶段门生带手机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