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页/共4页]
关中平原上此时已是人欢马嘶牛吼,农夫们扬鞭扶犁,商贾们驱车繁忙,文人骚客结伴出游踏春,孩童们奔驰放鹞子。宽广的渭河由西而东、湍急的泾河由北而南,从泾阳、三原、高陵三县丰富的胸膛上奔腾而过,向着悠远的黄河和大海,一起跌宕而去,也把两河的激越注入母亲河的胸怀。宽宽窄窄的河滩上,一群群迁徙中寻食的野雁,仿佛长年都很难填饱嗉囊的鸬鹚,永不知倦怠的灰鸥,爱唱爱跳的黄鹂,贪得无厌、人见人烦的乌鸦,灰色的斑鸠,白脯的喜鹊,喳喳叽叽喧华不休的麻雀,堆积在顶风绽绿的草丛、苇塘、水洼、沙岸和河岸的树梢上,展开了迎春的大合唱。激越的渭水与泾河,为关中平原编织出的图案,宏伟中显见粗暴,通俗中带着了了,锦彩中略显萧瑟,热切中透露难过,冷峻中凸现柔情。阡陌纵横的郊野里,绿茵铺毡,白杨泛青,迎春绽黄,油菜茎叶伸展,牛吼羊咩,鸡鸣鸭叫,把闹春的信息,从平原、河谷推向远方的山峦坡塬沟壑里。
百鸟朝暮思 凤凰理锦裳
公元1885年阳春三月的三秦大地,寒意未尽,只是阳春烟景装点了残雪薄霜留下的陈迹,给从隆冬中挣扎过来的生命以复苏的力量,去驱逐杏花滴露、柳絮沾衣季候的到来。
泾阳县知县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说:“承蒙尉文兄看得起小弟。小弟鄙人,勉为其难吧。”说话直接过家人递过的羊毫,走下台阶,略一深思,举臂悬空,在门框上的红纸上龙飞凤舞写下:
阳春的太阳吊挂在头顶,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坐北向南的安吴堡城门外,铺撒了黄沙的干净路面上,充满了清楚混乱的足迹,堡内的乡民们不约而同拥出城门洞,站在路的两边,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向传来鼓乐声的方向了望着,迎亲步队垂垂走近。高大的城堡上,数十面龙凤旗顶风飘展,不时收回猎猎响声。钉满了圆头铁钉的两扇高大厚重的堡门上,摆布两边各贴着一个五尺大小的红双喜字,两盏扑灭蜡烛的四尺大红灯笼,把城门洞口照得红光闪动。几个玩皮的孩子站在灯笼下,抬头指画着喊叫着:“灯笼灯笼再亮亮,给我娶个好婆娘;灯笼灯笼你笑笑,我和媳妇亲嘴了。”
终究,这支排了足有五里长的迎亲步队,走出了三原县地界,进入泾阳境内,沿途看热烈的男女长幼终究搞清楚了谁是迎亲的主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