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安吴商妇(晚清女首富周莹传) > 第12章

第12章[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吴尉文天然不会回绝,他爽利落快应允了咸阳县知县的奉求。他深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事理,即便本身一时用不着咸阳县知县帮啥忙,也不会健忘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朝夕祸福”的古训。

嵯峨山上的草丛方才泛绿,吴尉文终究决定了出行的日子。

“如此讲,就把船停下来堵吧。”

渭河道入渭南境内后,河道变宽,主航道水流迟缓,船行速率也慢了很多,到达渭南时已近半夜时分,船老迈叨教吴尉文是停靠还是持续夜航。

“有点费事,不过题目不大。”

吴尉文对咸阳县知县到堆栈拜访非常欢畅,两人谈了一炷香工夫,咸阳县知县起家告别说:“明日晨,我定到船埠为吴大人送行。”

咸阳古渡相同了渭河南北两岸,是关中交通咽喉,自古东往西来,南行北去,都必须经咸阳渡口,因此这里每日商旅游人络绎不断,车马舟楫如织,到处显现着昔日帝王古都的气质,成为西出阳关的第一道天然冲要。北岸渡口船埠出甜水巷数十步便到,船埠东西长一千七百多尺,南北宽三百六十多尺,船埠靠东处有张飞庙,庙前石柱上有一铁鞭,相传为张飞用来镇水降妖、庇护咸阳渡安然的神鞭。船埠正中是渡口办理所,一字儿摆列着五间大房,大房西是堆货船埠,东为客运船埠。装潢华贵,五十担载重量的永安号客货两用船,靠在张飞庙前的岸边,装卸工们正忙着把货往舱里背运。

吴尉文一听,愣住出牌问道:“漏水严峻吗?”

刘炳文忍住笑说:“秦兄之以是只能当武师,就因为在他眼里,刀枪剑戟皆杀人利器,就像鱼钩也能置人于死地一样。黄河渭水长江皆为水,既能载舟又能浇禾润物,人饮之能活,狗喝了还能活呢。”

吴尉文一行乘轿车抵咸阳后,落脚在咸阳甜水巷福来堆栈。不知动静如何被咸阳县知县得知,他方才盥洗结束,咸阳县知县便进了门。

船顶风逆行,水流固然陡峭,水面也宽广,但负重的永安号靠人力划动,每进步一尺,都要支出庞大力量。船桅灯在风中摇摆,船老迈睁大了眼睛,察看着波澜起伏的浑浊水面。半夜时分总算把船划进渭河汇入黄河的水域里。

吴尉文说:“不说不笑不热烈,我看今后秦师也该多读点书了,不然王坚他们还会拿你调笑。”

渭河每年雨季泥沙含量大,枯水季候主航道水深在二到三米之间,载重量一百担的大船可由咸阳直抵山西风陵渡,然后乘船出三门峡至大海或通过漕运驶入运河故道。雨季河水升涨,主河道可行载重二百担大船,五十担以下船只,一年四时可行。是以,渭河便成为一条连接东西的通畅水路。陕西船到山西风陵渡后,向上逆行可至黄河壶口,下行可顺黄河而下,至洛阳古运河再下江南。只是黄河水急滩多浪恶,船过三门峡更是险情丛生,多数船家除非万不得已,普通由陕至风陵渡后便不再逆行或顺黄河水而下。吴尉文挑选水路至山西永济的计划,是想先梭巡山西永济、运城铁木与盐务运营状况后,再从陆路直奔河南陕县进洛阳,入运河至镇江,然后到南京、扬州、上海,再逆长江至武汉入川到重庆,下成都,走剑门翻秦岭到宝鸡,返回安吴堡。如此安排,是为了少走弯路,减少鞍马之苦。毕竟他年过花甲,在一年多时候里走完万里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尽量少耗损体力,包管安然来回一遍,是甲等的题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