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爱谁谁 > 第33章 契合

第33章 契合[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台下,徐广志公然一来就占有上风,旁听者亦连连点头表示认同。关素衣盯着那人趾高气昂的脸,调侃道,“儒家治国便似小儿炊戏,看着像模像样,却毕竟难成气候。”

李氏是个爆炭脾气,听了流言,当即就啐道,“呸!好一个狗仗人势!”

“谢主子。”圣元帝像模像样地抱拳,而后紧挨着镇北侯夫人落座,问道,“这道题甚么意义?”

“治,便是治国。法家主张酷刑峻法,儒家主张仁爱通达,一紧一松,一严一宽,而松紧宽严孰优孰劣,谁又能带领邦国走向昌隆,这便是法家与儒家争锋的核心。乱世当用重典,乱世当行仁政,而魏国乱世刚过,乱世未鸣,在峻法与宽仁之间更需脉准标尺。然,法度的宽严轻重,只是当政者需考虑的题目,浅显人无权决计,更难以企及。但百姓百姓受够了战乱之苦,天然更偏向于安宁平和的糊口,因而对仁政的巴望和贤明圣主的拥戴便空前高涨。撇开口舌之利,单从实际角度与民气所向来看,该当是徐广志大获全胜。”

秦凌云一口热茶“噗”地一声喷了出去,万没推测关素衣说话比李氏还毒,不由去看皇上。

关素衣却毫无所觉,轻笑道,“只要有肄业之心,甚么时候开端勤奋都不算晚。你常日里如有不懂之处,可修书问我。”

外族大汉眼巴巴地看过来,惹得关素衣轻笑,“因为他的学说不应时宜,可修身齐家,却难治国平天下。弟子请学稼,子曰焉用稼,因而久而久之,儒生多以读书为荣,劳作为耻;遇见临阵脱逃的兵士,传闻对方要回家尽孝,奉养父母,他不但不究查刑责,反倒大加赞美,倘若鼓吹出去,只会令逃窜的兵士越来越多,终致边关无人抵抗外悔。不劳作,焉有饭吃?不御敌,焉有命活?如许的官员哪个天子敢用,也不怕三五年畴昔将邦国治成一片赤地,而满街都是之乎者也的儒生,临到对敌、劳作,呼啦啦一下全跑光,美其名曰回家尽孝,这叫上头如何说?”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一旦遇见,怎舍错过?

所幸楼下锣鼓齐鸣,激辩期近,这才打断世人群情。徐广志与敌手齐齐走上铺着红毯的高台,提起羊毫,各书一词――法治、仁治。

关素衣持续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学者的劣根性,早已埋没在这句哲言中。天下通达,圣主贤明,因而儒生就都跑出来当官;世道暗中、昏君祸国,因而儒生就都躲起来保全本身。这便是他们的处世之道,美其名曰‘明哲保身、进退自如’。然,倘若大家都像他们那样只顾保全本身,不顾天下百姓,战乱如何停歇,邦国如何一统,政治如何昌明,糊口如何安宁?正因为有那千千万万挺身而出的义士,洒热血抛头颅的兵将,辛苦耕耘的农夫,采桑种麻的村妇,乃至于搏斗满城的枭雄,才有了诸侯毁灭,战乱止息,魏国建立,才有了我们现在和安然宁的糊口。”

“你听懂了吗?”关素衣很喜好与忽纳尔说话,只因他对中原文明一知半解,放在她面前,便与那懵懂稚儿普通。稚儿老是很惹民气软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