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契合[第1页/共3页]
外族大汉眼巴巴地看过来,惹得关素衣轻笑,“因为他的学说不应时宜,可修身齐家,却难治国平天下。弟子请学稼,子曰焉用稼,因而久而久之,儒生多以读书为荣,劳作为耻;遇见临阵脱逃的兵士,传闻对方要回家尽孝,奉养父母,他不但不究查刑责,反倒大加赞美,倘若鼓吹出去,只会令逃窜的兵士越来越多,终致边关无人抵抗外悔。不劳作,焉有饭吃?不御敌,焉有命活?如许的官员哪个天子敢用,也不怕三五年畴昔将邦国治成一片赤地,而满街都是之乎者也的儒生,临到对敌、劳作,呼啦啦一下全跑光,美其名曰回家尽孝,这叫上头如何说?”
圣元帝一样错愕,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叶婕妤再如何放纵家人,名义上毕竟是他的嫔妃,目下却被比作狗,哪怕镇北侯夫人背景显赫,也得担一个歪曲皇室的罪名。但是他却气不起来,想了又想,便也低声笑了。
李氏是个爆炭脾气,听了流言,当即就啐道,“呸!好一个狗仗人势!”
秦凌云和李氏以手遮脸,不敢看陛下的蠢样,恐怕归去后被杀人灭口。
圣元帝心脏狂跳起来,锋利的目光恨不能把黑纱灼穿一个大洞,将女子此时现在的神采尽收眼底。她竟三言两语就戳破了他所思所想、所谋所图、所作所为。外儒内法,一字不差。这恰是他苦苦思考了无数个日夜方总结出的治国之道,却被她说得那样透辟,活泼,光鲜。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一旦遇见,怎舍错过?
他几次思忖,几次回味,几次批评,因而更加沉迷。好,好一个关素衣,好一个帝师以后,公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该说是朽木开出繁花才对!
二楼人很多,但恰是因为人声鼎沸,喧哗喧闹,关素衣才敢畅所欲言。大师都在群情,喝采,拊掌,谁有空去听旁人说些甚么?何况秦凌云这堂堂镇西侯坐在此处,又有很多侍卫手握刀柄全勤防备,谁有阿谁胆量靠近?
“你听懂了吗?”关素衣很喜好与忽纳尔说话,只因他对中原文明一知半解,放在她面前,便与那懵懂稚儿普通。稚儿老是很惹民气软的。
“好,说的好!”秦凌云端起酒杯,畅快大笑,“就凭你这番话,我们当浮一明白!儒家小儿嘴上说得好听,实则脆弱无能,没有担负,偏又酷好争权夺利,一个二个全他娘的是伪君子。”
“为何?”
圣元帝听入了迷,正渐渐咀嚼这些话,却又闻关素衣冷道,“侯爷莫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儒家学派虽说盛产伪君子,但也有真正忧国忧民的仁人义士,比方我祖父和父亲。”沾了一点茶水润喉,她话锋蓦地一转,“论划一腐败,儒家不如法家,论兼爱天下,儒家不如墨家,论保卫邦国,儒家不如兵家……但儒家却有一点,是诸子百家难以企及的,亦是皇上最为推许的,单凭这点,便足以令他做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决定。”
人家表示叶婕妤是狗,到你这儿直接变成了牲口,你可真够本事啊!秦凌云被嫂子的粗枝大叶、心直口快气乐了,恐怕皇上着恼,连连去扫视他神采,却见他盯着镇北侯夫人随风飘零的幂篱,不知在想些甚么。
“夫人如果不嫌忽纳尔粗暴,可否与我共饮三杯?”为她聪明绝顶的脑筋,锋利如刀的口舌,洞若观火的眼眸,和那奇妙的,与本身合二为一的思惟,便足以令圣元帝赏识、赞叹、心悦,继而共醉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