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看穿商家鬼把戏,捂紧你的钱袋子(2)[第2页/共5页]
王先生的朋友是一个夺目的买卖人。他晓得通过还价还价让主顾心机上获得一种满足。而这类“心机上的满足”在这个事例中,主顾获得的“消耗者残剩”为90元(520元减430元)。
经济学家提示你
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明一种非常奇特的事情,你在初级的佳构屋里打7折、8折,花上千元买来的东西,在内里普通的阛阓里代价却只要二三百元,东西竟然一模一样。因为你被打折的伎俩引诱了,你只获得了过量的消耗者残剩――心机的满足,而支出了本身的真金白银。
消耗这件事,最怕“当真”二字。如果你不当真,钱也就糊里胡涂花出去了,不计算得失,天然花得欢畅。比如,拿10元钱买一顶帽子还是买一帮手套都无关大局,只要你本身情愿就行。传闻当印度人在兜里的钱仅够吃一顿饭或看一场电影时,他会毫不踌躇地决定饿着肚子去看电影。谁能说他的决定不对呢?
对浅显消耗者而言,要认清哪些是需求弹性高的商品,哪些是需求弹性低的商品,要按照本身的实际支出,抵消耗布局作出调剂。但需求弹性只能从商品大类上笼统概言之。详细到每一种商品,其需求弹性是不好判定的。明白其思惟理念,在实际糊口中按照实际环境作出呼应判定。不管是消耗还是做买卖,判定一个产品的需求弹性都是需求的,特别是做买卖,判定需求弹性,适时进货,对红利是需求的前提。
做买卖的人会操纵进步主顾的消耗者残剩促进买卖。而对于消耗者来讲,则能够操纵消耗者残剩实际停止杀价。
经济学教你做出理性挑选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商家为甚么会大力让价促销,会打9折,打8折,乃至打4折、打3折了。他们不过是让主顾心机上获得一点满足罢了,不过送给主顾一个空心的汤圆。消耗者残剩不会给主顾带来实际的收益。
假定一件事属于非此即彼二者择一的挑选,并且两种挑选几近有着不异的吸引力,这类挑选无疑是困难的。遵循上述原则,对两个挑选工具停止阐发,如果此中一个有51%的挑选来由,就应当毫不踌躇地挑选它,这就是所谓的51%原则。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以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淹没本钱。
在中国现有市场体系中,这类剥削消耗者残剩的征象还很严峻,消耗者还处于弱势职位,我们有需求标准市场次序。作为消耗者的我们也要重视保护本身的合法好处,不让一些商家赚打消耗者残剩的手伸向你口袋的深处。
有一天,王先生到一个做打扮买卖的朋友那边去谈天。一个主顾看好了一套打扮,打扮的标价是800元。主顾说:“你便宜点吧,500元我就买!”朋友说:“你太狠了吧,再加80元!并且也图个吉利!”主顾说:“不可,就500元!”随后,他们又停止了一番还价还价,终究朋友说:“好吧,就520元!”
主顾去交款了,但是不一会儿又返来了。她有些不美意义地说:“算了,我不能买了,我带的钱不敷了!”朋友又说:“有多少?”主顾说:“把零钱全算上也就只要430元了。”朋友难堪地说:“那太少了,哪怕给我凑一个整数呢?”主顾说:“不是我不想买,的确是钱不敷了!”最后,朋友仿佛下了狠心,说:“就430元钱给你吧,算是给我开张了,说实在的,一分钱没有挣你的!”主顾满脸堆笑,兴高采烈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