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起/点流穿越效应[第4页/共5页]
慕容复深知包分歧一贯是个浑人,并不在乎他口舌犯冲,见知县吴禧携数名官吏与姑苏府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耆老遥遥而来,便仓猝走下正堂迎了出去,向知县躬身礼道:“后学末进慕容复见过知县大人!”
哪知慕容复话未说完,阿朱又仓促走了出去,轻声道:“公子爷,吴大人来了。”这位吴大人名禧字守中,乃是这姑苏府的父母官。慕容氏因扛着太湖总瓢把子的名号,他对慕容氏倒也一贯客气,只是珍惜令名常日里与慕容家从无来往。本日亲身到访,慕容复天然非常不测。
公冶乾忿忿地自门口收回视野,语带不满隧道:“公子爷待这两个丫头未免也太放纵了!”
“吴大人本日的表示诸位兄长都见到了,我若不走,莫非真要拜他为师来日去考状元么?”慕容复沉声道,“我慕容氏矢志一统天下,可这天下究竟是个甚么模样我却仍一无所知,趁此机遇晤识一番也是应有之意了。”
在场的各个老于油滑,天然看出了慕容复的不安闲,当下相视一笑,随慕容复步入正堂。待阿朱阿碧奉过香茶,吴禧提起闲事。“慕容公子为母结庐守孝三年,每旬日便手抄佛经一卷焚于令慈坟前,我等本日前来乃是为了表扬慕容公子事母至诚之心。”说着,便有两名小吏抬上一幅牌匾,上面恰是由吴禧亲笔手书的“孝思不匮”四个大字。
吴禧不知慕容复的深浅,只当慕容复是慑于本身的官威,笑道:“正所谓为人子,止于孝。本官既将这四个字送给你,你天然当得起。便是县志当中也当记上一笔,好教先人晓得我姑苏城亦是孝子贤孙之乡。”
只见慕容复愣了一阵,方苦笑着道:“门生漫笔戏作,难登风雅,何敢言‘体’?”
吴禧对燕子坞的慕容家耳闻已久,与慕容复相见却也是第一回。慕容复自称“后学末进”,吴禧却晓得慕容家的银钱来得不大洁净。只是这几年比年遭旱,吴禧任期将满眼看没法完成考核,慕容家却俄然要洗白,转行做起了糖果买卖。吴禧是靠着慕容家的商税才入了上官的法眼,本年原是他在姑苏任职的最后一年,这任期以内的考评好坏,宦途畅顺与否全看这最后一年的成绩,为本身的出息计,免不得和光同尘与慕容复靠近一番。借慕容复为母守孝之名亲来表扬,是投桃报李,亦是令媛买骨。
慕容复此言一出,世人皆是一惊,异口同声隧道:“公子爷这是何意?”
慕容复正自忡怔,吴禧已然提起要看一看慕容复的功课。四大师臣都感觉吴禧这要求来的莫名其妙,陪侍在侧的阿朱阿碧却已同时一喜,仓猝将慕容复摆在书房的功课抱了出来请吴禧过目。
慕容复觉得吴禧听他这般所言必定绝望,现在这期间,诗赋比如风行歌曲,便是贩子百姓也会吟诗作对。哪知吴禧听了倒是正中下怀,慕容复仪表堂堂学问不凡,如果还能将诗赋佳句随口道来,那便近乎妖孽了。现在这环境,却正便于他示好,当即笑道:“慕容公子的经义策论已是不凡,想必是于诗赋一道尚未贯十足透。幸亏你年纪尚幼,不急、不急!本官为官多年,未曾攒下金银倒是攒下了两屋子的藏书,慕容公子如果故意向学,本官亦不吝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