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绍圣二年[第2页/共5页]
看着到手的俸禄,全部宦海再度个人失声。至于那些无实权在手的冗官或者是连个官身都没有的赋闲进士,谁在乎?有人肇事么?有的。但很快,这些打击官府的进士们就被免除了进士头衔,完整成了布衣。有人说酸话么?天然也有。比如《蒲城风雨》便报导了一名为父守孝十数年的进士因禄米减少乃至糊口困难的环境,责问朝廷是否要教养百姓只着名利不知孝义?但很快《汴京时报》便辩驳道:古来孝子守丧,哪个不是毁哀过火形销骨立?守孝还想着衣食无忧,看来也不是真孝!
十今后,百官大朝,赵煦在大庆殿内召见了高傲理国而来的使者。哪知不等这使者开口要求册封,礼部尚书胡宗愈便递上了大理国新帝段誉亲父、镇南王段正淳的血书奏章,历数大理国权相高升泰篡权、欺君、虐民等十条大罪,要求大宋朝廷尽快派下天兵征讨高氏解民倒悬。段氏阖族愿领大理国百姓归附大宋,今后为大宋一布衣百姓足以!
“也受了很多痛苦。”慕容复了然道,“万事开首难!待做完这件事,你应当能对朝廷各部办事的流程有个大抵的体味了。”
慕容复点点头,低声道:“谢太后挂怀。”心中却已非常明白:看来赵煦低沉两年,终是缓过气来了,想着咸鱼翻身呢!比起章惇,蔡京明显更加狡猾,也不知是谁给赵煦出的主张。
“好了,你将这计划誊抄几份,给西军的章大人、种将军、折将军各发一份。他们老于军阵,对厢军的弊端比我们更清楚,能够参考他们的定见。以后,本官再上奏官家。”慕容复最后言道,“本官要进宫面圣,你可另有旁的事?”
慕容复闻言,马上将另一条腿也放了下来,口中言道:“微臣知罪。”
慕容复见苏过有此考量不由悄悄一笑,缓缓道:“你的忧愁的确有理,但比起天下这只是末节。”
苏过闻言忙躬身一揖:“恭送大人!”
看过苏过照他的建议点窜的第三稿移民计划,慕容复终究点头道:“很好!”
慕容复忙深深叩首,一字一顿隧道:“微臣不敢!太后,朝廷自有法度!”
绍圣二年玄月,二十三岁苏过手捧一沓“缩减厢军,移民陕西、甘肃”的计划,带着孝子上坟的沉重表情往慕容复的书房行去。
“慕容卿,官家毕竟是官家。”向太后又道,“官家既想起了蔡京……不过是个小人物,你便从了官家又如何呢?”
慕容复怀着满腹疑窦出得宫来,正想着该如何再施手腕撤销赵煦的妄念,就给他翻到了一份风趣的奏章。大理国保定帝段正明于绍圣二年年初正式禅位给他的侄儿段誉,段誉继位改国号“日新”。时隔半年,已是帝位安定,特遣使来大宋汇报环境并要求朝廷册封。
慕容复公然点头。“有官无民,比方巧妇治无米之炊。”
这个题目明显早有精确答案,苏过马上脱口而出:“靖安处所、教养百姓、交通各地、劝农助商。”
但是,处所上却不能耐久没有官员治民。吏部各式无法,只得于六月再度公布动静,招募年资在十年以上,学问起码得通过取解试的资深吏员前去陕西、甘肃两地担负牧民官。吏部此举无疑突破了官吏边界,明显令很多进士身份的官员或准官员心胸不满。可不等他们闹腾起来,《汴京时报》已洋洋洒洒地向百姓转述了这一环境,最后言道:既然遴选吏员为官牧民分歧端方,那么你行你上啊!进士们马上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