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9.5.0|治水[第3页/共3页]
梅山的水沟很快在梅山六友和草头神的尽力之下凿通,现在,唯有灌县一带的河道尚未打通。
李冰的直截了当让杨婵不由起了兴趣:“哦?那依太守所见,该如何修建水沟?”
“为了治水,花再多工夫也值得。”李冰对一起找来的辛苦并无抱怨,“我曾听白叟说过,当初大水来犯,是二位帮世人搬场,也是二位用法力撑住水势,让百姓撤离,以减少伤亡。我勘察过梅山、玉垒山等的河道,我觉得,开通所凿的一些水沟,特别是引沟渠,并不公道。”
杨婵的语气略带游移,她也不是很肯定。
“太守稍等。”杨婵起家去里屋将水下水下的阵势图取出,铺在桌子上,“依太守所言,进水口是要建在玉垒山的位置?”
蜀地非涝即旱,既是“泽国”,也是“赤盆”,这里的群众世世代代同大水作斗争的环境,张若在任之时也有所体味,但却并偶然治水。李冰到任之时,恰值大水众多期,他亲眼看到了这一带的严峻灾情:岷江水流湍急,到灌县四周,进入一马平地,水势浩大,常常冲决堤岸,众多成灾;因为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这里,以是灌县一带的河床被举高,减轻水患;灌县城西南面,玉垒山虽已开挖了河道,但夏秋大水季候时,仍常形成东旱西涝。
“我……”
杨婵这么一说,李冰固然仍有些心不足悸,还是渐渐坐下来:“也对,你们兄妹二人都是神仙,身边的人和兽也非普通之物。方才……那狐狸说的是甚么竹笼?”
杨婵抱着苏苏往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