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1页/共3页]
“本日不是皇上钦点,只是浅显的轮值,您不必担忧。如果有人问起,我就说许大人身材抱恙,我是来代班的。”
和珅瞧着纪晓岚拜别的背影,深思了半晌,便朝一旁筹办前去侍读的翰林道:“许大人,算上皇上的钦点,您这个月已经进宫七八回了吧。”
和珅却皱了皱眉,国泰固然罪过累累,但终归是个外戚。就算被夺职罢官,三年五载后又重新被起用的也大有人在。终乾隆一朝,贪腐之风不止,乃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都不是撤除一个国泰能够处理的。
“哦?”纪晓岚挑眉道:“不知这旨意是给哪位大人的?”
和珅游移道:“敢问纪大人......此话怎讲?”
“和珅兄,此次多亏了你,才气让皇上真正正视国泰案。”陈初哲感慨道,“这下好了,我传闻皇上已经下旨东巡,国泰的罪过就要被透露在日光之下了。”
庙堂之上的风言风语,偶然会让人丧失明智。直到这一世,和珅来了这么一出,弘历才明白陈初哲不成能抗旨不遵。他的不甘和气愤,都压在了心底。他理所当然地恋慕着那些天子近臣,同榜出身的和珅就成了他的头号嫉恨工具。
许还知想了想,点点头,将书递给和珅,舒畅地靠坐在椅上:“如此甚好,甚好,我这把老骨头啊,也经不起折腾了。”
他偷着抬眼看了看,弘历指尖轻叩着御案,沉吟道:“陈初哲,朕没记错的话。你是状元出身,乾隆三十四年授了翰林编修,现在在山东督粮道任上。”
阿桂进屋行过礼,弘历问道:“因何事求见朕?”
以是在和珅发起时,他反将一军,让和珅去当这只出头鸟。如果弘历过后嘉奖,陈初哲作为知情者,天然也有一份功绩。可如果一不谨慎触怒了帝王,首当其冲遭殃的只会是和珅。
陈初哲禁不住抬开端,满面错愕地望向弘历。
“您看如许行不可,本日由鄙人替您当一天值,您恰好歇歇。”和珅笑着问道。
陈初哲见他不接话,又自顾自隧道:“这些日子在京,承蒙和珅兄照拂,他日和珅兄随扈到山东境内,遇事我也定然极力相帮。”
弘历将宣纸揉成一团,欣然道:“宣吧。”
陈初哲浑身一僵,强笑道:“臣知情......”
陈初哲退下后,弘历凝睇着案上的奏折,思路却垂垂地飘远了。上一世陈初哲带着可谓光辉的经历,走顿时任荆宜施道道员,以后不久就传来了他因病归天的动静,弘历为此还可惜了好一阵子。弘历并没成心识到,外放就任对一个状元来讲是莫大的磨练,不但仅是才气上的,更是心机上的。
陈初哲一提,和珅才想起弘历东巡,必定会遴选文武官员随扈。但是动静传出了这么久,本身都没有接到随扈的旨意。自那日清漪园回宫后,弘历就再也没有指名让他侍读,也没有因事传召他。固然日子还是还是过,但的确好久没有见到弘历了。
陈初哲出发回山东那日,和珅前去为他送行。面前的陈初哲,比初见时更加意气风发,与在和府中谨慎翼翼的模样截然分歧。
“知情而不加劝止,他行事特别,你也不知分寸么?”
纪晓岚一怔,点头道:“确切有一段日子了。如何,旨意有何不当么?”
许还知叹了口气:“我也弄不懂万岁爷的心机。这个月不算轮值的次数,就钦点都点了五次。原想着皇上是想听哪一篇哪一节,我还特地筹办了好久,可到了三希堂,我费了半天的口舌,也没觉着皇上在当真听啊......”话音刚落,他就认识道本身多嘴了。见摆布同僚都专注在书堆里,方才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