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 第十七章 胡惟庸案件

第十七章 胡惟庸案件[第2页/共1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为李文忠曾经指责过他滥杀无辜,并且触怒过朱元璋,朱元璋决定送佛奉上天,连李文忠一起杀掉。就在他筹办脱手的时候,马皇后站出来禁止了他,求他看在李文忠立有大功的份上,留他一条命。朱元璋从不卖别人的面子,但马皇后与他共过磨难,情深义重,因而他服从了奉劝,放过了李文忠,但仍峻厉惩罚了他,并削去了他的职位。

胡惟庸终究放心了,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如何样?你能做天子,我就不能吗?

朱元璋之以是挑选胡惟庸,并不是因为他很强,相反,恰是因为胡惟庸对朱元璋的威胁小,以是朱元璋才让他成为了胜利者。而笨拙的胡惟庸并不体味这一点。

朱元璋靠在她的身边,这是他平生中最爱的女人,这个女人给了他无数的帮忙,却从未向他讨取过甚么,她的平生就是如许度过的。

先人常常觉得郑庄公仁至义尽,传为嘉话,但是也有人指出,郑庄公是真正的伪君子,是想要他弟弟的命,才放纵他的犯警。

在朱元璋的期间,官员们如同糊口在天国中,这一描述是并不过分的。

明朝的驸马

朱元璋却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这一大帮子人都是县官的部下,全数要他赡养。一个月只要七石半米的俸禄,大师就只好去喝西北风了。

说实话,官员真是不幸,俸禄已经很低,还发一堆废纸,拿来当手纸还嫌硬。

不管贵贱存亡,永不相弃。

即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简朴的风格,不骄不奢,并奉劝朱元璋不要健忘官方的痛苦,乃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本身的观点:“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言。

没想到,刷墙的这位听到有人问他,转头一看,大惊失容,仓猝跑过来膜拜,说道:“我就是罗复仁!”

在六部中,以吏部(人事部)的职位最为首要,吏部尚书(部长)吴琳为官廉洁,后退休回家,朱元璋派使者去刺探他的近况,使者到吴琳故乡,考虑到他当过大官,应当有很大的屋子,便去寻觅。但转了一圈,没有见到甚么大屋子,他便在路边找到一个正在插秧的老农,问道:“叨教吴尚书住在那里啊?”

但朱元璋并不看重他,在朱元璋的心中,宋濂只是一个文人,写点文章还行,并不能出运营策,以是他授予宋濂的最高官职只是小小的翰林学士(五品)。直到洪武十年(1377)宋濂退休,他的官职还只是学士。

因为他终究发明,面前的这小我就是他的统统,就是他的独一。

洪武十二年(1379)十月,占城国(今越南中部)派使节来南京进贡。但是胡惟庸没有将此事奏报给朱元璋晓得,这应当能够算是严峻的交际事件,朱元璋得知占城国使团到达都城时,耐久积累的肝火终究发作,他严词怒斥了应对此事卖力的胡惟庸和汪广洋(时任左都御史)。

朱元璋固然没有重用宋濂,却相称信赖他,这在很大启事上是因为宋濂的本性。宋濂是着名的诚恳人,不管甚么事情,向来都是实话实说。朱元璋曾经感慨过:宋濂服侍我二十年,没有说过一句谎话,也没有说过别人一句好话,真是一个贤人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