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还是没有名字[第2页/共3页]
和宁采臣说了些儒术,槐序便微微转了话头,问起了天下局势。人道动乱引发天道变更,儒家人对人道的精研,或许能让槐序有更多开导。
天家身子越来越差,早就开端乞助方士试图耽误命元,好给子嗣留下更多的时候。可惜天家的苦心仿佛白搭了,天家年纪大了,太子年纪也大了。
宁采臣只是一眼,就认出小倩的身形,脸上也禁不住有了喜意。而另一个,是和小倩不分伯仲的美人,只是姿势虽低,却冷傲得很。
宁采臣以礼敬之,道:“恰是宁某,久闻兰若王之名,本日一见,却乃知闻名不如一见。”
宁采臣站在兰若寺的前,门扉补葺,草木清幽,芝兰凝香,虽接受风雪,却没有四时变更。这已经是把山野的气味化作超然世外的仙韵。
宁采臣心不足悸,浩然气群邪辟易,挥退仙神,从他修行以来,可谓是无往倒霉。但明天这一面,槐序的烟轻云淡教会他浩然气并非无所不能。
若只是投资,倒也说得畴昔。修行仙道的人,都是神神叨叨。
儒家诸圣埋下的棋,槐序能看到,却不能勘破,多说也是无益。
槐序道:“话虽如此,但情意最重。你修行人道,身负儒家天命,对情意的体味,必定比我多。”
谁都晓得帝王人家,乞助方士,也是药石有力,难以回天。等天家去了或是退了,这天下到底如何,还未可知。
这又从何提及?
宁采臣确信儒家天命不是槐序说得那么轻巧,但再三问来,槐序也不肯多说。
宁采臣实在摸不准槐序的设法。宁采臣现在不过是秀才,也恰是贯穿知行合一之法,是以到处游学,固然文坛薄驰名誉,但也只是一只幼兽。
小蝶立在亭中,和小倩把碗筷清算了,道:“姐姐,那墨客对你成心?”
槐序头前带路,穿过幽深的回廊,走过开满莲花的莲池,在秋亭停下,亭中摆着一桌酒菜,两位才子将灯笼挂起,侍立一旁。
父子之间,垂垂的就没甚么陌生了。
小蝶断念塌地跟从槐序,是真正将他当作神明敬奉,黑山立神庙以来,固然容娘有排班让她们去打扫神庙、上香献果,但十次有五六次都是小蝶去做。
宁采臣枕石而梦,得了浩然气的修持之法,可谓运道昌隆。他在梦中就看过很多古怪的话本,甚么配角啦,甚么天命啦,他都体味一些,也猜想过本身是不是成了梦中所谓的“配角”。
再看槐序时,宁采臣便心中十成十的慎重和畏敬。
也恰是这般,槐序才大胆脱手,将宁采臣指给镇南王。
月前镇南王乔装出行,亲身拜访黑山,槐序没有让他进兰若寺,以免惊扰一众妖鬼,就在山神庙中与镇南王相见。
只是转过话头,宁采臣的眉头就有些微微皱起,明显心有隐忧,并不看好这大要的承平。
仿佛他肉眼所见的就是本相,毫无虚幻。但是这才是让宁采臣心惊的处所,不管是人是鬼,身上都有灵光,仙佛崇高,灵光更是冲霄而起,而面前此人,肉眼和天眼所见却一模一样。
槐序心中已经有了掌控,接下来的话,就好说很多。
天寒地冻,恰是式微时候,哪怕是老槐树都花叶凋敝以应天时,槐序又如何能够会真的用神通窜改兰若寺中的四时,使芝兰常开,芙蓉葳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