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页/共3页]
黛玉抹着泪道:“婶娘与堂兄多日不见,我也不好打搅,你叫人去替我跟婶娘陪个不是,就说如果有怠慢的处所,请婶娘看在我年纪小,包涵一二。”
她所不晓得的事,她内心日日惦记取的父亲,已然在盘点家财,做着破釜沉舟的筹算。
“前年生孩子,落下了病根,拖了一年多,老爷也帮着请了名医来看,到底没治好。”林华偷偷地抹了把泪,强笑道:“老爷每年派人去荣府里头送年礼,总要叫那些人看看女人的身量长高了多少,估摸着尺寸,叫绣娘给女人做衣裳,一年四时的都有,我叫人翻开来,女人看一看,有没有喜好的。”
永宁王船队到的时候,淮扬高低大小官员俱着官服恭迎,林氏女眷地点的船只另择了船埠泊岸,由林海家里的老管家林华带着人接到了府上。那林华是林海幼年时的书童,黛玉只记得本身走时,也是他送到船上的,当时他犹是满头乌黑,现在已剩了一片灰白,浑是老态。想到他与父亲普通的年纪,只怕父亲也是两鬓斑白了,不由眼眶一热,因宋氏在一旁,她不忍失态,强自忍泪问道:“父亲现下可好?”
林华讷讷避开,只说林海接驾去了,早晨就能返来。黛玉又问:“鹦姐姐可好?明天我返来,如何不见她?”
林海捐出了一份家财用作祭奠先祖同修办书院,不管畴前的友情多么疏离,这份情也是要承的。他当着族长及诸位长辈的面,把身后事拜托给了林滹,也算是了了一桩苦衷,能够放下心来等着永宁王。
黛玉听她这么说,也不觉会心一笑,只是笑完了,便不觉暗淡下来,且不说她这病是打娘胎里带来的,看过多少名医都没见好转,不过用药舒缓,再者,现在父亲环境如何她还不得而知,除了本身的亲生父母,又有谁能带着她出外游历?即便是外祖母,亦只要她在家耍乐,学些针线女工,陪着她说说话罢了。倘若父亲真把本身拜托给了堂叔......黛玉不由抬眼偷看了一眼宋氏,婶娘的确亲热,但是真的提及来,他们与本身,比外祖母家还远了一层,有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做长辈的,要长悠长久地哺育一个同本身本来没有多大干系的孩子,又有多少年的耐烦呢?
她盘算了主张,要等林海返来,问个清楚。
“厨房也该备午膳了,女人,之前在船上,是那位夫人一起顾问你,现在到了家里,您是仆人,得您欢迎她了。”林华提示道,“贾二爷也在,他的午膳可草率不得。另有姑苏的族长和几位长辈在,这些人的炊事我倒是稀有,多是要好克化的。”
他面前对着三四本比手掌还厚出很多的账册子,别离记录了林海名下的房屋农家、银钱珍宝、家里下人耕户的身契租约等。林海分得很细,黛玉的嫁奁天然是毫不会忘的,自她出世起便开端攒下的,他还托了信得过的老管家在都城帮女儿购置下几家店铺与三家田庄,以供女儿此后的开消。除外的产业,他分了三份,一份田产赠与族里,供族中后辈读书与阖族祭奠开消,又有一大部分是要给林滹的——请他日后代为扶养黛玉,并筹划黛玉的婚事。再又有一份,是要给岳母家的,毕竟他们养了黛玉这些年,虽说他这几年往荣国府去的年礼比暮年贾敏还在时还特地多加了一倍,但那些到底是年礼,他并不肯今后留人丁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