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页/共3页]
说到这闻亲王,是出了名的不务正业,谁家有些奇特的物品或事件,常常能引了他的猎奇心来查,还会将其写进《异闻录》,印了册子披发。
两个儿子,她本就方向贾政多一些,又感觉贾政家有三个孩子,看着都比大房的有出息,她又格外喜好宝玉这个孩子,便感觉让王夫人操纵管家之便弥补一下私房,她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这王夫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了,现在仗着有个亲王妃的女儿,就更是对劲了几分,再不敲打敲打,只怕就要上房揭瓦了。
不过百年下来,现在大尉朝已经传承了四代了,虽仍有少数家属守着自家的祖制祖训,但大多数人还是在新的政令下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应。
贾母深感老国公当时压着贾政娶王家女虐待了本身的小儿子,为了弥补贾政,贾赦之妻身后,贾母硬是给他娶了个小户人家出身也没读过多少书的邢夫人,好叫王夫人压过大房管家。
待得王夫人走了,赖婆子忙上前给贾母顺气:“老太太也莫要气了,二太太所为不过也是对付一时,二女人出门子还早,渐渐寻摸更好的东西弥补出来也就是了。”
若非看在这三个孩子的份上,贾母对王夫人的很多所作所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这贾家将来怕不还是要靠二房,连贾赦也为了有个亲王妃的侄女儿欢畅,不提分炊的事了。
说到底,这些朱门世家对现在的皇室那是非常顾忌的,别看老百姓们对皇室那是多有赞美:拔除仆从制,制止圈地,减轻徭役赋税,改革农垦技术,建书院,制作各种水利防灾工程……这利民办法是层出不穷,可很多都是侵犯了朱门世家的好处的,当初大尉朝建国后,太、祖和太、祖皇后公布的很多政令都与传统相悖,非常遭到了一番冲突,说是有违祖制。因着政令不通,太、祖大怒,下重手用了重典,很多法律轨制当真是生生“杀”出来的,很多反对改革的朱门世家,乃至在那以后就消身匿迹再也没有了。当时也有暴君一说,但厥后太、祖前期,政令畅达以后,太、祖却挑选了分权,建立内阁,二府六部为首要行政中枢,大大减少了天子的事情量,但是仍然使皇权超出其之上。因为太、祖暮年,仍然有很多尊崇古法古礼之人但愿颠覆大尉的统治,感觉大尉非天之道,使传统法理复辟。
迎春看贾敏,气色非常好,身子虽娇柔,却也不是衰弱的模样,想来糊口快意,不必郁结于心之故。
迎春见过了好些日子,贾母那边并没有甚么动静,王夫人那边也是统统还是,只得感喟一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贾母并非不晓得王夫人的真脸孔,只是她的偏疼早已成了风俗,怕是改不了了。
过了一会儿,见贾母歇下了,赖婆子找了个借口忙往王夫人那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