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页/共4页]
四周吟诵佛经的声音一下子停了,那位慈眉善目标和尚长眉一抖,怒声呵叱道:“时至本日,荣国府还要繁华繁华?户部清查账目,吏部清查积年课考,荣国府又留有多少桩案底,又有何脸孔,在佛祖面前叫化繁华繁华!”
王家因为要保住薛家,亦被削了两个官职。
正如上回在金陵时一样,薛王贾史四家,除开史家神隐以外,一并卷进了风波里。
当然,如果错了,她会用十倍的精力去弥补。
贾母自从薛家出事以后,身子骨儿一向都时好时坏,固然有荣国府的家底支撑着,有林黛玉时不时送些人参鹿茸帮衬着,但毕竟是年纪大了,身子骨儿虚,每天迷瞪瞪地醒来三两个时候,便又昏昏沉沉地睡了畴昔。江菱挑选贾母入梦,是最不轻易轰动其别人的。
贾母。
更何况,荣国府经年累月积累的罪名,不但仅是这么一丁点。
因而和尚便不再说话了,内里的其他和尚亦寂静无声,唯有贾母取过一个木鱼,在佛祖面前笃笃地敲响,一声一声地,在环绕的檀香里,传到了梵刹内里的大树上。
并且在这个时候,贾母反倒能够是最平静,也最晓得大局的一个。
江菱不欲再留她入梦,便悄悄一弹指,将贾母送出梦境以外。那一缕淡香在荣国府里飘了飘,不觉飘到贾宝玉的院子里,将正在午憩的薛宝钗拉进梦里。
一名慈眉善目标高僧问道:“信女有何话要说?”
言罢,贾母在笃笃的木鱼声里,吟诵起了江菱听不懂的佛经。
贾母双手合十,稍稍朝高僧鞠了一躬,道:“大和尚言之有理。但大和尚可晓得,在这俗世中,若无繁华繁华,便行动维艰,连一丝居住之地亦不成得。荣国府确切做了很多肮脏的事儿,但说到底,亦是为了阖府高低长悠长久的繁华繁华。我们府里在宫里有一名贵妃,在王府里亦有一名王妃,其他联婚者,皆不一而足。正因为如此,才有动静通达,有高低皆耳目,有满身而退的机遇。本日善女叫化繁华繁华,亦是为了阖府高低的福泽连绵。”
贾母安然道:“世情如此。”
薛宝钗暗想这里是梦境,即便是透暴露来,也没甚么大不了的,反正也没有人会听到,便道:“还听到府里有传言,说……‘今后她生了皇子,定要设法与贾府联络在一起,将来这孩子受封亲王,贾府便又能持续五十年的繁华繁华。可惜当日没有留住她,如果再狠心一些,将她打成元春的陪嫁通房,那便顺理成章了。陪嫁通房的孩子,该当是记在主母名下的。’如此。”
江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边,好久都没有说话。
江菱目光闪了又闪,很久以后才道:“不必多礼。”
江菱又沉默了半晌,问道:“你们老太太呢?”
薛宝钗一脸惊诧地看着江菱。
言罢,薛宝钗又端端方正地叩了个头。
薛宝钗刚一入梦,便怔了一下。
薛宝钗想了一会儿,才答道:“这事儿是我们府里传播开来的,倒是没有文书例证。但因为老太太在府里说一不二,便没有人胆敢穷究。府里人曾道,‘如果这事儿成了,即便将来元春后继乏力,我们也能借着这个势,东山在起一回。那丫头的心机,可比元春工致多了。可惜当日没有皋牢好她,如果能留她在元春宫里,将来孩子养在元春名下,便又是一桩筹马。’我、我还觉得是府里那些碎嘴子的婆子,胡言乱语。”说到此处,薛宝钗俄然掩开口,神采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