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二回下[第2页/共4页]
章回点头,道:“我于这方面并不通,不晓得吵嘴。只是看着字据行文,总觉有哪处不对。”
章回浅笑点头,道:“恰是如此。姓氏之‘丘’加‘邑’部,乃是十三年前事;十五年前的字据,又如何写出‘邱’这一字体?可见必是先人捏造无疑。”向殷陆道,“殷老爹,可见是你一句话,点醒这番见地。”
一旁章回点头道:“虽有理,却只推断,并非实据。再说,按着霍家一说,这字据是十五年前立的。当时霍言道也才方才盘下油铺,家道并不如本日,霍家用劣等的纸张也无可疑。”
但是厥后,因为要避孔子的讳(孔丘),以是天子命令写文章的时候要缺笔,并且姓氏不能用“丘”了,要用有右耳旁(也就是“邑”这个部首)的“邱”。这个风俗持续下来,我们现在也就风俗了“邱”这个姓氏,比如邱少云。
谢楷顿时髦致起来,忙催促快说。章回虽未说话,也谛视殷陆。殷陆这才将霍言道油铺官司一事重新至尾细细讲起。末端说:“这字据证人俱全,若如果旁人,说没有一丝半点迷惑之心,那定是不能的。但是这霍掌柜是我们家常来常往熟了的,为人也仗义大气,家里那位徐氏奶奶也是个实诚贤惠人儿。故而如何想,这场官司都有蹊跷。但偏有这么个字据,实在叫人摸不着脑筋又无可何如。”
谢楷脸上带笑,问:“但这一篇与你所谓字据上的要紧缝隙,又有何干系?”
这就是一个庞大的缝隙。
谢楷道:“这纸张墨色,俱是旧的。时候虽不好认,但看着少说也有三五年以上。又有署名画押,公然看不出假来。只是,我看这纸甚是粗糙。按你说那霍家长男读书不堪,行动起居却每以老爷自居,这等纸却不是该用的。”
章回道:“改却不忙。只是这字据中,必有可疑之处,我一时却想不出来。”
章回道:“便是应天县书办李普才刚送来,问黎先生纸张墨色。先抱病中不敢立时结断,叫先留下,待午后精力头足了细瞧。以殷老爹说,便是这字据无疑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的信息量能够有点大,这里帮大师梳理一下。
章回道:“这笔墨确切未经考虑,浅薄得很。但用词造句,却也浅近明白,时候、事情、触及的人、财帛交割都说得非常清楚。若能加以润色,一定不能成绩一篇好文。”
而后三日,应天县开衙,审断霍家油铺官司。堂上张县令一口指出字据上“邱”字错误,断明案情,将被告霍氏父子并伪证之曹、孙、王家科罪恶罚,顿时大快民气。至于背面张县令进一步清查字据来源,自造假之人牵涉出都城里的一桩伪画大案,得上峰看重高升而去,则是后话,此处略去不表。
殷陆连连点头,应道:“确是如此。我当转告霍掌柜。”
谢楷念到此处,笑道:“他倒也风趣,特特在这里补一句,是否若无曹、孙之事,他父子之间便无假贷一说?”
章回笑道:“此中干系再大也没有。启庄你方才说,上皇景定四年正月,追封孔圣、重修文庙,可还记得同时又有一道旨意,旨令避贤人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