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回上[第3页/共4页]
林如海道:“英哥儿?莫不是十四岁退学,转年就考出举人,且还是第十九名的?当年接到大母舅手札,言辞中再是欢乐不过。”
一旁黄年顿时笑道:“象哥儿除了对上他表哥,与他亲老子平常都没几句多说。雁西你可算会找人来比。”
黄幸道:“无妨。就把端之与程睿秋,约莫勉强也能折过。”转头向正上章太夫人道,“二弟在官吏一途上向来偶然,随衙应卯,并无兴趣。干脆跳出来,埋头走学问之道,或还对了他的胃口。”
黄幸、林如海等先向里间谢过太夫人安排,这才安坐,酒助谈兴,评文论史,嬉笑怒说。黄肃见这一桌上,黄幸深沉详确,黄平博闻广识,黄年才情敏捷,林如海则是前科的探花,经史子集无有不知,且皆是能言善道,更兼又有亲戚情分,百无忌讳,心胸大畅,直说的口若悬河,舌灿莲花,手舞足蹈,已而失色。一面大喊道:“快哉!快哉!与如海一席辩,赛过与睿秋老儿百次!怀英倒酒!看我与探花公再激辩三百回合!”
这话一出,世人顿时大笑。黄平更指着章回,道:“五谷循环,你便直说又何妨,偏给取个甚么道号!都说你最像仰之,少年沉稳,骨子里到底是个玩皮精、促掐鬼!”
林如海笑道:“书院门生,公然风趣。如此解读《论语》,真要叫老先活力厥。但是佛家说一念成佛,学人以一言成圣,也算不得甚么大谬。如何起心玩弄去?不免有失君子刻薄之风。”又问,“经义万千,汝觉得可有一言而受用毕生者?”
===============这是附注的豆割线,眉毛表示能够不看==================
本来这林如海神态清隽,目朗眉长,人却极肥胖,现在身上袍服未换,层叠垒摞,竟有不堪衣之感。见章太夫人体贴,林如海忙笑答:“姨母体贴。外甥原自来如此,倒叫长辈担忧了。”
林如海笑道:“端之夙来博学,黄雁西明辨著世,要好也是难怪的了。”又说,“阳明书院里大儒云集,学士浩繁。可叹这一贯公事繁忙,淮扬江宁虽在天涯,竟不能到。本日能见黄雁西,倒是不测之喜,也可稍解我来去仓促的遗憾了。”
黄幸笑道:“就是他。自那后,他便一向在明阳书院里读书,也难为吃得下很多苦头。这孩子举止描述,丰度辞吐,都最像仰之。本日也到家来,待会儿你一见就晓得了。”
章太夫人呵呵笑道:“才说一句你就嚷嚷,还想着有脸没脸?整天馋那一口黄汤,亏你还做英哥儿的先生,莫非不记得贤人说‘惟酒无量,不及乱’的话?”
一时各院里通报,人都到章太夫人的上房。女眷们与林如海略见一见就都避到后厢。章太夫人便道:“可贵本日齐备,你们也都别家去了,就留在这儿陪老婆子吃晚餐。幸哥儿,请林表弟到内里屋里吃酒,你兄弟几个都陪着。象小子,你跟你的兄弟们在中间服侍,与你们老子叔伯斟酒倒茶。”末端又向章回笑道,“回小子,姑祖母只派给你一件事,看好了你家先生。我瞅着他现在脸上就有几分红,待会儿定不准胡吃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