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页/共3页]
探春平素又是个最肯务实的人,自从晓得针线活能卖钱后,就存下了心机,虽知有不铛铛之处,但思来想去,只觉问心无愧便好,何况宝钗又是本身夙来信得过的人,才特地趁了去用饭的风景,叫迎春、惜春两个先走,本身绕道来邀宝钗,顺道问上一问。
宝钗也忙不迭清算伏贴,正要解缆,就见探春从秋爽斋那边走过来,只说迎春、惜春已是先走一步,要约着一共畴昔。
只是宝琴的婚事直到王子腾古怪暴毙,都没能有甚么停顿。梅家借口百口都在任上,故意迟延,待到返京述职之时,贾王两家早已式微,那里还肯将和宝琴的婚事放在心上?婚姻者,结两姓之好也。薛家连同薛家的亲戚都没甚么可取之处,梅家又怎肯攀亲?少不得胡乱找了个来由,敷衍畴昔了。
几个月后果听人闲谈,说那些官宦之家也有后宅花消大了,入不敷出的穷官儿,为保持面子计,少不得将些女红活计交给后宅的女眷来做了,也有女眷闲暇做些针线,托了人拿出去换钱补助生存的。
谁知陈小三倒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竟把事情弄得非常颤动。先是悄悄选了些三姑六婆,拣了那经常到深宅大院走动的,命她们无妨代为收些针线绣品,多有穷官宦之家的后宅乃至朱门大户的姨娘们因手头不余裕,暗里托了三姑六婆把些针线活换钱的;继而又放出风声去,说自家绸缎庄上有这么一批精美活计,系深闺淑女所出,引得那些受够了工匠绣娘之匠气粗糙的采买人赞不断口不说,又有一帮倾慕风雅的天孙公子听闻是淑女所作,争相竞买,买卖更是蒸蒸日上。
宝钗见陈小三诸事不差,早已是放开手,由着他去折腾的。此时也不加禁止,由着他折腾。只是隔三差五听他说一复买卖上的大事罢了。
有一日陈小三因些琐事去刘姥姥处说话,偶遇姚静,不晓得被她说了一句甚么,偶尔有所震惊,回了绸缎庄后,又推出甚么寄售形式,言说如有精美绣品,大可送到绸缎庄中寄售,所得银钱,扣除甚么渠道用度后,全归寄售人统统。
探春尚未答言,脸颊上就有两块飞红。宝钗察其形度其意,料得探春必是有甚么难堪的处所,想借此换些银钱利用罢了。
不幸宝琴空有花容月貌,绝世才情,大好的姻缘却成了泡影。厥后跟从哥哥薛蝌黯然离京,路过安然州时,不慎被贼人所劫,因里头有个叫柳湘莲的,是薛蟠昔日的结义兄弟,又夙来倾慕绝色美人,见了宝琴,遂有淑女之思,这倒是另一个故事了。
宝钗想到这里,对探春又多了一份顾恤,见摆布更无一个外人,才悄声问道:“我问你一句话,你须明白奉告我。莫非是姨娘那边有甚么难处不成?如有难处时,固然开口。要晓得寄售绣品之事,当然是真,可若从寄售到绣品脱手,换得银钱,尚需光阴。倘如有甚么难堪处,尽管奉告我。如果一时不急着,只是姨娘手上有多余的绣品,白放着可惜了的,无妨拿来寄上一寄,别的不说,保管代价是比外头高的。”
宝钗的叔叔也就是宝琴的父亲薛二叔是一个好乐的脾气,因各处都有买卖,就带着家眷四山五岳的乱逛,客岁因机遇偶合,将宝琴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本也是一门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