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1页/共4页]
宝钗待听至此处,才晓得黛玉因宝玉听了本身的话,不吃冷酒,是以不满。想来黛玉必定常日里也说过近似的话,宝玉小孩子心性,由着性子,未肯多听。现在见宝钗不过说了一句,宝玉便听了,故而借此挖苦他。
宝钗赶紧起家,请林黛玉落座,却听她笑着说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言语里似有深意。待诘问时,却解释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要来时一群人都来,要不来时一个也不赖。今儿他来了,明日我再来,如其间错开了来,不至于太萧瑟,也不至于太热烈,岂不是好?”倒是别有一番心肠。
谁知那玉果然生得不凡,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斑纹缠护,令人一见便晓得是一件异宝。宝钗自幼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现在将那玉托在手中细看,也不免悄悄称奇。因见了那玉上另有些微细本身,仿佛是篆文,宝钗便忍不住翻过来细看,口中不由得念出声来:“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渐渐咀嚼,细细咀嚼,只感觉这此中有说不出的味道,似有深意,不知不觉就念了两遍。
宝钗听了,和莺儿对望一眼,向着莺儿无法点头,莺儿却抿着嘴偷偷地笑。
宝钗道:“虽如此说,将来林mm一定情愿……”
薛阿姨道:“此处原没有外人,不过是我们母女俩暗里里一说。这事成不成还两说呢。哎,你这孩子,先前我叫你帮宝玉戴头笠,你只当没闻声,倒是林姐儿抢了个先。她和宝玉是从小一处长大的,又夙来是情投意合,两小无猜的,只怕老太太会方向她呢。”
未几时黛玉又和李嬷嬷因宝玉吃酒之事起了纷争,李嬷嬷又是急又是笑,也不好非常和黛玉当真的。宝钗便趁着这个氛围,笑着凑上去把黛玉腮上一拧,世人只当是打趣,也不睬会,连黛玉本人都不觉得忤,于宝钗而言倒是悄悄了了心愿。
只因外头下了雪,宝玉和黛玉便留在此处,说谈笑笑,同宝钗一起玩耍。薛阿姨心中自是欣喜,忙摆了几样细巧的茶果,又取出自家糟的鹅掌鸭信来给大师咀嚼,因宝玉说这个就酒才好,又忙着命人灌了最上等的酒来。
薛阿姨喜道:“虽如此说,到底是可贵的。过后也幸亏你姨母面前交代。――林姐儿将来时,你们先前在里屋,可说了些甚么,宝玉可晓得你脖子上挂着的金锁,上面的字和他宝玉上的字是一对吗?莺儿可曾对他说了,你这金锁将来是要寻有玉的来配吗?”
薛阿姨笑道:“傻女人,你那里晓得,越是那好的,才越多人抢呢。这时候决然谦让不得的。”
正在这时。俄然又闻声薛阿姨叹了口气道:“不是娘亲不顾及你的意义。你现在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虽说待选的女孩子不好自行婚配,但早早预备着准没错的。天家端方森严,谁晓得能不能选上呢。如果一心一意待选,诸事皆不睬会,一旦有个甚么不对,不慎落第,岂不两端无靠?”
宝钗见薛阿姨如此问,猛地昂首,迷惑道:“母亲原说议亲之事,只是这么一提,做不得数的。现在这做派,倒像是在拉拢了。想来莺儿先前那般应对,只怕也是母亲暗中叮咛的了?”
只见林黛玉就坐在中间,一边磕着褂子,一边抿着嘴笑,见宝钗向她望过来,还是只抿嘴笑,却不肯说话。宝钗浑然不觉前事,见她这副模样,猜想是恼了,正不解她因何事着恼,突见黛玉从扬州城带过来的小婢雪雁来给黛玉送小手炉,言说是紫鹃姐姐叫送来的。黛玉遂借题阐扬,言道:“也幸亏你偏听她的话。我常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如何她说了你就依她,比圣旨还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