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页/共3页]
宝钗听了这话,不晓得为何,面前俄然闪现出柳依依眼巴盼望着糖葫芦的模样,心中悲悯之情一闪而过,转头向香菱笑着说:“这断乎使不得。我把你藏到乡间来,犹担忧被人瞧见,恨不得整日把你锁到屋子里,那里敢让你再抛头露面呢。”
少顷宝钗出来告别,莺儿就在车大将这些话跟宝钗学说了一遍,眉宇间甚是愤恚,宝钗点头道:“你也莫要只顾活力。如果依你,又该如何才好?莫非因为富了,王家男人使坏,就叫王家费事一辈子?又或是要王刘氏和离?你看看这世道,孤身女子如何容身?”
进了后院,先瞥见院子里种着两株腊梅花,色彩淡淡的,香气却沁民气肺,又进了香菱屋子,见床围帐幔诸物虽不富丽,却可贵的朴实整齐,就连炭盆里的炭,也是富户人家常日所用,便晓得刘姥姥待香菱极妥。
当年家里穷的时候,王狗儿因虑及儿后代儿无人摒挡,把岳母刘姥姥接来家住,这才过了几年,王家乍富之下,狗儿就开端看人不扎眼起来:先是嫌弃王刘氏接连生过了两个孩子,面貌已衰,不如黄花闺女时候鲜嫩适口,又是唠叨抱怨着岳母不该吃老王家的饭。幸亏他不晓得香菱寄住的委曲,认定薛家是金陵大户,官宦之家,不敢获咎,又有刘姥姥看得紧,不然连香菱都被他嫌弃了去。
刚巧村头上住着一个姓孙的孀妇,是童养媳出身,可惜命不好,还未圆房,男人先短命了,那家的婆婆不肯放人,就强命了童养媳守着,现在不过二八年纪,恰是鲜花嫩柳普通,一贯招惹村里一伙闲汉觊觎,只虑着孙婆婆为人凶悍,未曾到手。现在狗儿有了钱,就常去滋扰肇事,料得凭着几个臭钱,必定可做成此事。
几小我说了一会子闲话,不管是姚先生还是这家的仆人狗儿,都没有返来的迹象。宝钗就命莺儿娘和莺儿几小我跟刘姥姥在外头坐,本身来到香菱房里,和她说些梯己话。
莺儿听了这话,不由呆住了。她小小年纪,只晓得愤恚,却未曾想过,依眼下的世道,王刘氏除了忍耐外,更无第二桩事能做。当下莺儿就像葫芦被锯了嘴似的,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一小我生闷气。
宝钗见那碟子里都是一寸多长的颀长条,呈金黄色,猎奇拿起一块,倒是酥脆爽口,出乎料想。
俗话说的好,饱暖思淫.欲,传闻东汉学问最好的天子都晓得“富易妻,贵易友”的事理,唐朝在田间耕耘的老农多收了三五斗就策画着换一个婆娘睡,更何况王狗儿这等从小娇生惯养、颠末一场繁华的败落户?
宝钗见她这般殷勤,也不好却了她的意,往那果桌上望,见都不是她常吃之物,正踌躇间,香菱已经将一碟黄澄澄的东西送到宝钗跟前,笑着说:“女人且尝尝这个?”
刘姥姥也凑趣道:“恰是。大女人小媳妇子,出门轻易惹是非。莫说香菱女人如许的,就连我们家女人,我还不舍得她出门哩。”
香菱沉默了半晌,方道:“林女人毕竟年纪小,不如她大气,遇事会拿主张。说句不怕女人活力的话,不但林mm,恐怕连女人如许的,也比不过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