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1页/共3页]
那声音开初辩白道:“不过想希冀你灿烂门楣罢了,可曾管过你是否端的欢乐?”见氛围更加难堪,才不往下说了,只是媾和似的道:“罢了,眼下说这些,你一定肯信的。临时瞧着吧。现在我倒要跟你讲个故事,好叫你晓得,女人家哪怕出身不好,没甚么好处,只要嫁得好了,也能成诰命夫人。”
宝钗心中颇不觉得然,只是不好分辩,含混以对,允了来日去探听姚先生来源,眼看夜已深沉,方唤了茜雪莺儿两个,清算着歇下了,因想起秦氏妙龄之年早夭,猜想铁槛寺中必定凄风苦雨,不觉感喟了一回。
几今后,跟着做安灵道场的诸人皆前后返城,宝钗却寻了个空子,随便指了个借口,一大早带着茜雪莺儿诸人来到城外。薛阿姨因宝钗一贯慎重知礼,再加上宝钗亦常往铺子里探视买卖,就未加理睬,只当她又为买卖的事出去了。
刘姥姥的女儿王刘氏就跟在刘姥姥身后,一向畏畏缩缩不敢说话,此时方小声说了一句:“姚先生今个儿一大早就出去了,也不晓得去哪儿了。”
铁槛寺中春光无穷好,间隔铁槛寺不远的水月庵天然也不甘掉队。王熙凤嫌铁槛寺中人丁喧闹,就携了宝玉在水月庵中暂住,等着做安灵道场。宝玉和秦钟非常要好,故也硬拉了他来住。论理秦钟是秦氏的弟弟,秦氏丧中,秦钟自该悲戚安灵,但小孩子家家从小娇生惯养,又未曾端的把他这便宜姐姐放在心上,那里肯做这些面子里子?可巧水月庵有个小尼姑名叫智能儿,生得面貌妍媚,因常在贾府走动,就和秦钟看对了眼。两小我得了这么个机遇,那里顾得上很多,就在这秦氏丧中、水月庵里*起来,两个如胶似漆,多少幽期密约,自不必说。
“若拿你平素学的端方看,这娇杏丫环当然是失了端庄,可一个乡野出身的小丫环,天然也不大懂这些端方。本来这也不算甚么大事。就这么过了好几年,那户人家俄然式微了。小丫环就跟着夫人,每日里做些针线度日。岂料俄然有一天,衙门里很多公差到门前说要认亲,本来先前说的那穷墨客,竟然当上大官了。因说当年娇杏在花圃子里看了他那一眼,是成心于他,就讨了那娇杏做二房。一年后她生了儿子,大房恰好又抱病死了,她就成了诰命夫人。你说说,这可不是嫁得巧,嫁得好?”
那声音道:“你内心不要总想着孙嬷嬷。孙嬷嬷在宫中熬了那么多年,事事谨慎,出来火线有安身立命的本钱。平常女儿家,又有多少能得选入宫,又有多少能无灾无难顺顺利利放出来的?你父亲一心要你入宫,一定是至心疼你呢。”
宝钗点头道:“自前朝黄婆婆从崖州返乡,松江府遂衣披天下。既然他是松江府人氏,又肯给你出主张,想来于这织造上头是通的。提及来我们薛家也是从织造上起家的,可惜他是外头的先生,不然倒要就教就教。”
宝钗尽管细细咀嚼它话里的意义,起先并偶然答话,听到它说“女人一辈子须得嫁个好人家”,禁不住说道:“那倒也一定呢。依我说,女儿家还是要学一技傍身,本身立得起来才好。如果甚么都不会,纵使嫁到了那善心的好人家,也不免被人看不起呢。如果样样都懂,哪怕一辈子不嫁人,还是可凭了本身度日,还是是上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