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1页/共3页]
这日宝钗起了个大早,先去贾府同贾母、王夫人存候,不咸不淡陪着说了几句话,就往大观园而去。
“宝姐姐,你在想甚么呢?”宝钗被一声呼喊打断了思路,昂首看时,见黛玉正凝睇着她,黛眉似蹙非蹙,妙目似喜似愁。
又有刘姥姥来打秋风,投了贾母的缘法,故而贾母带着刘姥姥进大观园游历一番,路过栊翠庵,妙玉独与宝钗黛玉两个吃那梅花上的雪化开烧的茶水。喝了茶,两人不欲同妙玉多说话,出来于花木林当中安步,落英缤纷,飘落肩头……
宝钗瞥见黛玉身形,心中已是各式滋味,更听她这般言语,调皮里却模糊带着些醋味,细细咀嚼起来,竟是余味无穷,不觉痴了,定定站在那边。
这边黛玉已经扶着雪雁走了过来,看着宝钗笑了一笑,轻声道:“前次见宝姐姐时,姐姐犹在病中,现在倒是气色大好了。不晓得宝姐姐本日来栊翠庵,是想同妙玉大师参议棋理,还是精研佛法呢?”
至于要姚静帮手,更是无稽之谈了。那姚静在宫中替皇太妃娘娘扶脉,是好是歹还不晓得,一个不留意,恐怕本身难保,纵使妙手回春时,这病去如抽丝的事情,也不幸亏皇太妃娘娘尚未大安的时候就提出太多非分要求。故而知会姚静更不铛铛。
宝钗心中俄然涌出一个设法,这世上或许只要黛玉一人是她知己,是真正懂她的。何况黛玉又那般秀外慧中,心机灵透。既如此,何不将心中烦恼之事道与她听,起码,不该让她曲解本身和妙玉有甚么才对。
但是事情既然已经找上门来了,决然没有让陈三茜雪佳耦顶在头里的事理。便是宝钗是那心狠手辣之人,不主顾仆交谊,故意弃车保帅时,他们也必定顶不住。
茜雪的设法当然是好的,但是她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黛玉带着宝钗去寻宝玉,问他:“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又说:“无安身境,是方洁净。”宝钗当时也以六祖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那边染灰尘?”的语录来比,绝了宝玉参禅之心。
宝钗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笑着安抚莺儿道:“你们只不过代人受过罢了。莫要放在心中。母亲这是在防着我呢。”但是母女之间,何至于如此防备,便是宝钗也说不上来。
这但是宝钗嫁奁里压箱底的东西,莺儿自是不肯将它白白便宜了人。宝钗不得不几次申明短长,乃至最后摆起蜜斯的谱,才迫得莺儿屈就。
莺儿听了这话当下神采煞白,薛阿姨说甚么丫环嬷嬷多有夹带,岂不是将她骂出来了吗?回到宝钗处,却也不敢坦白,一五一十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宝钗也是惊得浑身直颤抖。
宝钗看着黛玉,不期然就想起宿世里同黛玉共参禅机以及在栊翠庵中一起饮茶的旧事来。
宝钗想到这里,心中已有了主张,向黛玉浅笑着开口:“我心中确是有一桩悬而未决的难事,本来是想来栊翠庵请妙玉大师点化的。现在既然见了你,少不得先请你点化点化了。”
莺儿惊诧。须知那慧纹并非浅显的绣品,原是姑苏一户官宦人家的蜜斯,名唤慧娘的,绣绣的就是用诗词笔墨构成的花草图案,那花草不是凡品,乃是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草,每一枝花侧皆用前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笔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故而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特别器重,美其名曰慧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