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页/共3页]
过了半晌莺儿捧了黄柏煎汤出去,因见风从前面吹来,快步走畴昔看,惊叫道:“怎地窗户大开,莫非竟是遭了贼不成?”
宝钗悄悄无语。看模样宫中皇太妃娘娘的病情是不大好,急得长公主连“死”这类忌讳的话都说出来了。不过皇太妃娘娘的病情几次了这很多光阴,长公主一向犹踌躇豫,现在却痛下决计,莫非无依那半大孩子公然在中出了一份力不成?
宝钗恐怕她这般嚷嚷,惊扰了贾家的仆人,反害了无依,忙喝止她,心中却无不寥落地想着,国之将乱,只怕路上已是盗贼横行了。
岂料树大招风,绸缎庄虽是薛家的财产,有皇亲国戚贾家、九省统制王家以及长公主殿下做背景,还是有人肆意挑事,寻上门来,三言两语,非要绸缎庄奉出一件“慧纹”的绣品不成。陈小三欲要推让时,那人却言道是忠顺王爷门下,繁华凌人,获咎不得。这般硬着头皮揽了下来,陈小三苦苦思忖了三天三夜,却去那里寻一件“慧纹”的绣品?他情知他办事不谨慎,给宝钗惹来了费事,一时之间,寻死的心都有了。茜雪一问之下,晓得此事毫不是她佳耦二人能揽下的,仓促前来禀报宝钗。
而后姚静和孙穆皆在宫中,衣不解带奉侍皇太妃娘娘起居,战战兢兢,只待皇太妃娘娘身材有所转机,便一圆女儿谷之夙愿。宝钗日日忙于经谋买卖之道,还要对付薛阿姨层出不穷的媒人滋扰。
这本来也是孙穆和宝钗合计了好久的意义。冒然说甚么女儿谷,不但离经叛道,更是有聚众惹事之嫌,唯恐朝廷听了不安。现在只求皇太妃娘娘指下一块宅邸来,通情达理,猜想朝廷不至于回绝。今后女儿家也算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地痞地痞不至于滋扰,其他诸事大可从长计议。
这般又过了几日,茜雪俄然从外间过来,满眼泪水,见了宝钗二话不说,就跪在底下抹眼泪。茜雪是贾母一手□□出来的,夙来沉稳,从未这般风景过。宝钗见状也是大吃一惊,开初还觉得是陈小三欺负她了,她来寻本身做主,细心问话时,方晓得是买卖上头的事。
孙穆在家中接连盼了十数日,每日里烧香拜佛,苦求姚静安然,自不必说。忽有一日一个内监自言奉了皇太妃娘娘的口谕,前来接孙穆进宫,饶是孙穆在深宫摸爬滚打过十几年的人物,也不免吓得战战兢兢,吃紧梳洗换了衣裳赶去拜见时,却见姚静一脸忧色,侍立于皇太妃娘娘榻前,见孙穆来了,忙畴昔拉她的手,口中称这是她的金兰姐妹,如何如何。皇太妃娘娘病势转轻,恰是心胸大悦之际,孙穆便趁机把本身和姚静不欲嫁人,只恐将来没有庇护之情说了一遍,太妃娘娘大为悲悯,承诺说过些日子会同两位贤人请旨,给她们指下一处宅邸安设。
宝钗见她小小年纪,竟有这类见地,比很多活了一大把年纪却毫无主意、哭哭啼啼只晓得依托男人的妇人强了很多,不免心中又是感慨又是惊奇。不过感慨归感慨,因先前无依已经是表白了身份,说自家长年和天理教悍贼呆在一道,宝钗不知其好歹,又怎敢将心中的筹算合盘抛出,故而只是沉吟,又规劝无依道:“你本是好人家的后代,何必和这些人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