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页/共3页]
正说话间,忽见贾琏急仓促闯出去,连通报一声都等不及。当时贾赦之妻邢氏亦在,忙笑着站起来道:“真是越大越不晓得端方了。便纵是赶着来看你媳妇儿,也要命人通传一声才是……”
因事涉香菱,宝钗便不肯据实以答,何况又拿定了主张,决意不再赶姚静这趟浑水,便只说是畴前的教养嬷嬷好友,因住在京中,无所事事,故而开了个食肆练手,本来是挂了薛家的招牌的,后因道分歧不相与谋,已不复来往。
贾母看着宝玉喝过米汤,垂垂睡着了,气味悠长,这才命人筹措着晚餐。宝钗本欲告别拜别,怎奈薛阿姨心中不安,非要厚着脸皮在此蹭饭。
王夫人闻言容色稍霁,皱眉道:“天底下岂有这类事情?那孙嬷嬷既是宫里头出来的人,在金陵地界也好大名头的,竟然会和这类报酬伍?”
贾母正在为如何回绝金玉之说忧愁,趁此良机,岂有不顺水推舟的事理,忙命人拉着薛阿姨,又笑道:“姨太太也不必动气。宝钗这孩子,我看着倒是稳妥的,想来果然在欢迎甚么高朋,你这番说辞,岂不是冤枉了她?”
姚静一念及此,便欲做那路见不平拔刀互助的侠女,誓要揭露此中玄机。也幸亏她经孙穆帮手经年,又借着宝钗之势在京中安身,于这里头的弯弯道道也不似先前那般一争光了,去衙门里告状未果被韩奇拦下来以后,竟使手腕赚开贾府的大门,来到贾母面前,直言有回天之术。
和尚羽士之流究竟是受谁教唆,本无定论,但若依了谁受益谁有怀疑的原则,宝钗无疑是最大的被思疑工具。
她虽是在向王夫人哭诉,然王夫人现在两耳不闻外事,一味念佛,祈求彼苍保佑,那里肯等闲接她话茬。
何况这本来就不是甚么能瞒住人的事。间隔荣国府的贤德妃探亲没过量久,贾府恰是炙手可热之际,一大师子报酬了宝玉的病症闹得天翻地覆不成开交,前来探视的人络绎不断,京中动静通达些的人物,又有谁不晓得这档子事?
瞬息草草饭毕,薛阿姨拉着宝钗的手,说了很多莫名其妙告罪的话。贾母脸上只是淡淡的。王夫民气中稍安,此时便赶来清理旧账,因有贾母在场的原因,更加不包涵面,开口问道:“那姚静自言本是和薛家合股做买卖的,可有此事?”
但是这话说到一半,就被贾琏打断了。贾琏一脸严峻,目光也不扫堂上世人,直直向着贾母说道:“老祖宗,长公主殿下来了,外头正忙着摆香案驱逐呢!”
这番话连消带打,模糊竟在质疑宝钗的品性了。倘若局势如此生长,对宝钗和宝玉的婚事大大倒霉。薛阿姨不由得急上眉梢,和王夫人递了个眼色,王夫人尽管装没瞥见,薛阿姨急了,又站起来怒斥宝钗说:“整天忙的不落屋,你宝兄弟病着,你倒去铺子里,还扬言欢迎甚么高朋,你这孩子,莫非连轻重都分不清吗?”
为便利走动起见,她在外人面前常做男人打扮,虽不伦不类,可到底满足了一些浅闺妇人对于翩翩墨客的神驰,故刺探起动静来,战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