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弈[第1页/共4页]
枝头梅花上攒的积雪,官窑承制的紫沙壶盛之,置窗台待化。松香炭火烹煮,滚沸后静置。滇南岁贡仅十斤的普洱茶饼,先洗茶后倾水,茶叶于薄胎白瓷杯中舒软展开,又缓缓沉入杯底,化作澄黄稠密的色彩。
张显昭入京几日,他不但八斗之才,还非常熟稔朝堂上的汲汲营营。太子弘短命,国丧一月,忧国忧民的他血脉偾张打动之下写了檄文,偶然中卷入纷争。萧慎保他,反之,必有人关键他,这个事理他是懂的。男儿有志立于四方,天然不因畏死而缩头缩脑,他这几日只于翰林院与弘文馆之间逡巡,也甚少与人扳谈,不过是听了萧慎之言暂避风头,待情势明朗再且行且看。
不止忍冬,张显昭甫一入得未央宫,便发觉到大小宫仆皆规端方矩,低眉顺目,足可见皇后治下有方。
张显昭悚然一惊,文人行书多有本身的笔法,他夙来不擅引经据典印证观点。讨伐颜氏兄妹的檄文中,唯有一处将武曌与皇后类比,若依皇后之言,定是指的这处。只是那里不当?皇后是暗指本身并无蚕食皇位之心,还是暗指本身未怀毒害唐姓宗室之意,亦或者兼而有之?即便如此,皇后为何告与他此事,他一定会信。
即使有初创女帝先河的元朔帝的例子可循,文武朝臣心中认定了唯有宗室子才是担当大统的至才子选。朝廷局势瞬息万变,前朝有颜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有颜祎宝册凤印把持六宫,两年来,颜氏兄妹里应外合暗度陈仓不知不觉伤害了多少身强体健的宗室子。一个传闻还离不开乳娘的奶娃娃,其父端王无权无势,进京入宫不是堪比羊入虎口?
萧慎科举出身,向来喜好汲引苦寒后辈,张显昭其人他略有耳闻,虽少有才名却多次名落孙山,也曾经因为狐疑科举考官心存偏私查验过他的考卷。才情敏捷是真,年青气盛也是真,实该好好磋磨磋磨。讨伐小颜后的檄文自江南起,传遍大街冷巷,萧慎恐他锋芒毕露惹来祸端,又故意点拨,便将他护送入京。本来是想等府衙开印后再举荐与天子,天子听闻此事,许是惜才,连夜召见。相谈甚欢,许了他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弘文馆行走。
载佑帝生就体弱,两年前颜后归天,天子意志低沉,茶饭不思,引发很多旧疾。太病院医正诊脉,服药后见效甚微,唯有叮咛天子陛下切勿劳累,保养身心。是以,若非荒年旱涝兵灾,天子十天半月不上早朝也是常有的事,上行下效,朝臣有样学样地懒怠很多。
张显昭走后,皇后立在房檐下远远地张望那株树干上刻有划痕的海棠,目光通俗清幽,收拢在红色狐裘内的双手曲拳紧握,将指尖的新月印死死地嵌入掌心。忍冬给她递来手炉,她看了一眼,不接,问道:“刘铎回京未曾?”
人群中不知谁拊掌感喟,痛心疾首:“小郡王与王宗子自是合适,可你们说说——已被废为百姓的‘端王’的女儿,宗室玉牒上都没留名的主儿,这谁出的馊主张?”
皇后沉默不语,如昔日只悄悄盯着海棠树看,看着看着脑海中便现出昔日太子弘灵巧懂事的模样,薄扇般的纤长眼睫悄悄一颤。她婉然回身,这才接过手炉,握在冰冷的掌心,定声叮咛:“将寝殿清算安妥,新裁的几件衣裳放在衣柜里备着。”张显昭虽说不上识时务者为豪杰,但凡是人岂会不吝命,即便听了她的话如入云里雾里,归去后定然会与萧紧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