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千尘雪底东风破[第2页/共4页]
局势陡变,伊歌城中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到处可见兵戈雪亮,甲胄肃杀,夺目惊心。
她见夜天凌取过朱笔在奏章上敏捷写了几个字,再看他公然是将新帝即位大赦天下的奏请采纳了,笑着嘲弄了一句:“薄凉寡恩。”
圣武二十七年七月戊寅,凌王登太极殿视朝,接管群臣朝拜。
夜天凌手臂紧紧将她一勒,卿尘边笑边道:“人在面前,偏跟一首曲子叫真,你这算如何回事儿?”
卿尘自嘲般一笑,当她站在他身边,挑选了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放弃了风平浪静,仁慈与安宁是对仇敌的怜悯,亦是对本身的利刃。
登闻鼓隆隆震天传遍全部宫城,太极殿前紫袍绯服黑压压跪了一地。
他眺望夜空的神情冷傲傲视,那是胜券在握的自傲、无所害怕的刚毅。
卿尘悄悄与他对视,只见他眉心微拧,眼底血丝模糊,深掩着怠倦。连续数日表里交攻,百事混乱,这么不眠不休,便是铁打的人也难过。众所能见的皆是他神采慑人,游刃不足,他只因着一身傲气,毫不肯将艰巨示于人看,或者只要在她面前,才会有如许不加粉饰的实在。一阵心疼更莫名地掺杂着层层焦炙担忧,殿前风扬,未尽的夜雨斜斜扑上衣衿,她禁不住打了个寒噤,一扭头,夜天凌却紧紧地将她抱在了怀中。
豪杰末路,光阴迟暮。昔日贤明神武的君主,眼下只是一个等候灭亡的白叟,江山天下对他来讲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天朝士族制衡皇权、摆布朝政已近百年,此次即便凤、苏两家不在此中,却仍然阵容惊人。
圣旨一出,致远殿中奏本倍增,众臣都等着看皇上如何能有三头六臂单独措置这么多朝政。谁知送出来的奏本第二天必然定夺清楚退发各处,御笔朱墨事无讹夺,当真让群臣瞠目结舌。更有一些臣子看了本章朱批,竟汗颜退出了跪谏之列。传闻老臣孙普读完朱批后,合本深叹了一句“国之德者,幸哉”,而后闭门称病,未曾再至太极殿半步。
如此很快措置了几件朝事,夜天凌只感觉今晚非常困乏,传殿中内侍将批好的奏章取走,以便明日一早发还各部司办理,他败坏了一下筋骨,今后靠在榻上闭目养神。
卿尘待要再说,夜天凌目光一动,殿外卫长收罗见,行动仓促,明显是有急事。
俄然间下颌一紧,夜天凌伸手将她的脸庞抬起,深眸熠熠,星星点点微锐的光从阴暗的湖底浮出,缓缓地,遮了满天:“那我呢?”
好久,夜天凌才放开卿尘,看着她霞染双颊的娇媚,他俄然皱眉说了句:“我讨厌那首曲子!”
待他睡得深了,卿尘悄悄将手从他掌中抽出,起家将案头那盏亮光的灯火燃烧,悄声步出了寝宫。
四十万雄师兵临天都,厥后另有西域三十六国的权势在,内里士族门阀大力互助,夜天湛不是没有胜算。
夜天凌微微动容,伸手沿她苗条的脖颈滑下,低头便封上了她的唇。
太极殿前君臣对峙闹不到后宫,方才沐浴结束,卿尘斜倚在凤榻前如有所思地拿玉梳理顺着长发。内里灯下肃立着当值的侍女,她挥了挥手,碧瑶会心,回身带了侍女们退下。
群臣中为首的卫宗平恨得牙根痒痒,却也终究领教到,新帝脾气冷硬公然名不虚传。
此时殷家亦结合卫家、靳家及其他门阀权势,纠集拥戴湛王的四品以上朝臣,罢朝不上,在太极殿前敲响登闻鼓,求见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