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袁府嫁女(下)[第2页/共2页]
“送女人咯!”知客大喊道。
王永安骑着高头大马,前面跟着肩舆,在前面则是一队骑马的兵士庇护,在马队以后则是陪嫁丫环和陪嫁老妈子。这庇护送亲带兵士,除了龚武远带着的七十名二十四混成旅亲兵队兵士外,另有袁世凯亲信陆建章带领的保镳队七十多人,以及车夫丫环等,送亲步队足足有两百人之多。
感激书友星天月满、书友摘星lgy、书友盗贼乱、书友体贴残疾人的打赏,你们的支撑是我对峙写作的动力,西门会献出更好的故事情节不孤负大师的希冀!
“这是苏省萧县徐树铮,”袁乃宽此时俄然拉着一个身材精干双眼不大但鼻子凸出的年青人笑道,“段将军的高足,你们都是年青豪杰,今后多靠近靠近。”
“不愧是袁府,不愧是直隶总督啊。”有村夫恋慕地说道。
袁府嫁女,就算是办得低调,却也不能寒酸,一园子的喜宴还是要摆起来的,洹上村的长幼爷们有了口福了,袁府嫁女不要礼钱却请村人通吃一整天,一个个全都前来吃这免费的大餐。
年青气盛的徐树铮有高傲的本钱,论才敢论见地论资格,都不是王永安能够对比的,更何况徐树铮向来瞧不起靠后代干系攀亲戚的人,是以徐树铮除了对王永安说了一声“恭喜新郎官”外,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很较着,他连袁乃宽都看不起,就更别说王永安了。
说来这袁府六女人能嫁给扬州王四公子,并不委曲了她,袁念祯从小体弱多病,又因为不喜缠足没有普通女子的小脚,府上有人悄悄叫她袁大脚。固然袁念祯的身材小巧娇小,脚也不大,但是在这个要求女子必须裹小脚的年代里,能有人不在乎女人的天足,便是疼极了她。再说现在六女人又得了肺痨,得王四公子如此不嫌弃,袁家高低能有甚么定见,一个个欢畅来不及。
徐树铮出身于耕读之家,祖父徐兰因遁藏承平天国之乱而逃到了徐州城外的醴泉村定居,父亲徐忠清本来是一个村落塾师,1873年被选为拔贡生,母亲岳氏为徐忠清以后妻,其家属自称岳飞后嗣。徐树铮自幼深受儒家熏陶,并且聪明聪明,乡里争传他“七岁能诗”,誉为神童,十三岁考中秀才,四年后以岁试第一品级一名的成绩补廪生。1897年,徐树铮赴省会江宁(今南京)插手乡试不幸落榜。此时大清甲午败北,列强掀起朋分中国的狂潮,很多人走上投笔从戎的门路。徐树铮名落孙山后放弃科举,以为“儒者读书,要乃至用为宗。频年朝政日非,丧师割地,为国大辱。释而不图,虽皓首牖下何益?”
“今后袁家便定居我们洹上村,这是我们村的幸甚。”有村落士绅老者当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