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虎头蛇尾[第2页/共2页]
威北将军诸葛恪却有分歧的定见:“陛下大肆发兵,敌未至则先退,岂不让天下人嘲笑?司马懿固然短长,但已经是耳顺之人了,黄土埋了半截,有何惧哉?今芍陂一战,王凌丧胆,我军气势正盛,断不成此时退兵,以丧士气民气。”
不然孙权在建业城歌舞升平,对岸魏号角鼓连天,这日子寝食难安啊。
悠长以来,东吴的政治权势分为江东派和淮泗派两大派系,江东派以顾、陆、朱、张四大豪族为代表,而淮泗派则以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程普、吕蒙为代表,跟着周瑜吕蒙等人的前后病逝,江东的政治格式较着窜改了,固然淮泗派另有诸葛瑾、步骘等一些重臣犹在,但跟着顾雍担负丞相,陆逊拜为上大将军,文武枢首的位置皆为江东大族所执,江东派已然成一家独大之势。
而现在的陆逊,正在兴建邾城,并没有伴同孙权参与此次的北伐。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仿佛已经成为了孙权每次打击的主基调了,每次北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略微有些波折困难,就草草结束了。
孙权想不通,但究竟上,曹爽远没有他想的那么宽弘大量,高风亮节,之以是让司马懿领军,曹爽实属无法之举,毕竟宗室和亲信当中,能带兵兵戈的廖廖无几,曹爽才不得不让司马懿领军,倘若现在宗室当中有曹真、曹休那样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司马懿恐怕那儿风凉那儿呆着去了。
邾城在长江之北,与西都武昌隔江遥遥相对,三国初立时,此城归属于魏国,魏国兵马隔江可望武昌,陆逊深觉得忧,吴赤乌二年,陆逊率军霸占邾城,大修重修,将邾城改革为江北的一座军事要塞,使魏人再不能等闲地饮马长江。
孙权见状,面带忧色隧道:“元逊可有良策否?”
连曹爽都以为想退东吴之敌非司马懿莫属,孙权对司马懿心生害怕也安闲道理当中,全部江东,独一能与司马懿对抗的,恐怕只要上大将军陆逊了。
孙权得知魏军主帅是司马懿以后,心中是愁闷之极,看来本身这一次判定真的出了题目,这帮魏人的心机真让人捉摸不透,在洛阳城里为了争权夺利,斗得是你死我活,但一到关头时候,倒是同仇敌忾,分歧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