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忆王孙[第2页/共2页]
霍英一案,罗绍这个没有参与此中的人也遭到小小涉及,但王朝明为何能平步青云呢?
想到这里,罗绍倒吸一口冷气,能让一个公开反对朝廷法律的人平步青云,并且每一步都是妥当踏实,这比随便给人谋个好位置要难上百倍。
过渡章节有些古板,大师别急~~~
由此来看,暗中支撑他的这小我权势之大,人脉之广,即便是阁老们也不过如此。
但大要的事情也只是逗留在大要罢了,但凡是大事,哪个都不是大要上能看出来的。
王家虽是书香家世,但并非仕林大宗,王朝明所能依仗的人脉有限,而他本身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罢了。
王朝明素有庐陵小六一之称,他能得此雅号,不但是因为他的诗文很有欧阳修之风,并且他与欧阳修一样,有着浅显文士所没有的政治抱负。暮年他还在翰林院时便曾经上万言书要求减赋,与朝廷的增赋令大唱反调,当时他还只是个本应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编修。
林复兴就是林总管,现在应当还在回昌平的路上,明天早晨应当就能到了。
同德天子军功赫赫,手腕倔强,他们真有这么大的胆量吗?
罗绍已经不敢持续想下去了,远在一隅的藩王,有才气插手北直隶官员任免,那边接下来会如何呢?凡是在宦海上混过的人都能想到。
但除了阁老,还能有甚么人有这么大的力量,且,多年不怠?
瑞王赵梓和宁王赵栎,都是英宗的侄儿,同德天子的堂弟,均享郡王俸。瑞王的封地在甘肃平凉府,宁王的封地在福建漳州府,均为偏僻之地。
当年与王朝明一起上万言书的那些人,有的是新科进士,也有贡生监生,这些人虽未定罪,但再无出息可言,有的乃至被去了功名。唯有王朝明这个主谋却在宦途上一帆风顺,现在又已做了昌平知州,下一步便是入六部或监察院了,如果运气好,补个侍郎也有能够。
夏至高欢畅兴地出去,罗绍看着罗锦言,女儿的一张小脸欺霜胜雪,说不出的娇俏敬爱。幸亏她够机警,临危找到这几个江湖男人护送,真如果被拐走,还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不管这些猜想是真是假,罗绍已经决定了一件事。
暮年为了举试,罗绍的文章书稿均是用的馆阁体。
罗绍端起面前的青花茶杯,抿了口茶。关于王咏王朝明这小我,他久闻大名。一来是文名远播;二来便是万言书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