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你慢些走喂慢些走哎[第1页/共2页]
“你慢些走喂慢些走哎――” 马玉涛这首曾红极一时的歌不该只是唱给马听的。人啊,偶然还是慢一点好。
有个笑话说,一老外到中国后,走在大街冷巷总能见到“早点”二字,他感觉不成思议:“干吗非得早点,只要我不早退,晚一点不可吗?我现在已经走得够快的,如何还到处有人像催命鬼似的催我?”笑话一笑而过,“早点”却不是那么轻易消逝的,它正以“快”的风韵,囊括而来,谁都逃脱不掉它的荫泽。
张爱玲曾说了一句引发无数人共鸣的话:着名要趁早。现在,不但着名这事要快,事事都得快点,再快一点,快得人头昏目炫,快得人不知以是,快得人只认快只为快。
用饭也要图快。用开水一兑,就是一碗香喷喷的面,并且还很劲道。外卖送来红色发泡盒装来的饭菜,名字就叫快餐。洋快餐在中国开了一家又一家,火得很,单麦当劳一家,一年就赚走个20亿。各种便利速食,都有共同的特性,不耗时,不油手,当然,也没多少营养!有识之士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吹,渣滓食品多食无益,温言相劝,拉不住“快餐”进步的脚步。人的胃已风俗了快,端来文火煨的汤,嫌太慢,也太烫。
作家们快手吃香,一月一部40万字的小说,已不是甚么奇怪事,20岁不到就已著作等身,也已很多;演员有快速成名的捷径,一脱成名,或以“先上床再上戏”之途,入正道;歌星要着名,先重金打造“典范MTV”,不想火都不成能,十年的根基功不消练了,只须十天搞MTV……与人的灵魂最靠近的人们,竟然也从速求名贪利,窜改之快,让人目炫狼籍啊。
谈婚论嫁古有十八典礼,现现在那些繁文缛节太碍手了,婚恋也风行快。电视速配,6人晚餐,乃至呈现了“8分钟约会”。二个小时荧屏上眉来眼去,一个钟头饭桌上谈情说爱,8分钟包厢里私定毕生……真够快的,快得吓人。烈火爆炒爱情,岂有不快之理?细心想想,快则快矣,后患萌发:一夜情众多,婚外恋丛生,性病连齐芥蒂一起发作。
@埋头:
电视里,无厘头搞笑剧泡沫翻飞,就算是品了一回百味人生。电影院里,掺入高科技的言情武打,刀光剑影,情义绵绵,就是深切。书桌上,一杯“奶酪”([美]斯宾塞・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酷》)、几碗“鸡汤”(所谓的“心灵鸡汤”式的哲理美文)和几米漫画(读图期间所谓的典范漫画),构成一幅长盛不衰的浏览图景。如此这般的“精力大餐”,美则美矣,快则快矣,但是,怎能惹人停止深层的人生思虑,看望汗青运气,拷问终究意义?
更让人揪心的是,快,不声不响地侵入了人的精力范畴。
人与人之间联络也登上“高速列车”。拔通手机,你就是远在天涯天涯也能把你找着。一家手机运营商无处不喊:“我能!”为甚么呢,他快速便当呗。我快,当然我能。电子邮件流行一阵子,更快的及时通信MSN、QQ一呈现,便引领新潮流。若问一声,你现在还能收到手札吗?保准骇怪不已:“甚么年代,还写信?有手机短信不就够了?”电子邮件便利,短信快,手札就淘汰。机器滴滴声,代替了翘首盼信,代替了披发着温馨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