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安置[第1页/共2页]
两个长裙素服的女孩子腰间都结着一枚通体碧绿的翡翠安然扣,到似是筹议好了的装束。现在两两相对,俭朴无华的言语与行事,偏就各自透出些许的矜贵。
长春宫内沉水香的气味袅袅,从三足鎏金瑞云祥兽香炉中溢出,显得更加呆滞。谢贵妃听得陶灼华慷慨陈词,端倪间已然笼着层冷霜。她不发一语,满殿妃嫔自是鸦雀无声。
陶灼华眉头轻蹙,对上蓁蓁的目光,瞧着对方眼中一片澄彻,不忍辩驳,只微微低下头来,向仁寿天子说了句:“臣女无状,请陛下恕罪。”
不过一面之缘,圣宠竟然无穷。谢贵妃瞅着陶灼华与影象深处那小我有几分类似的模样,不觉倒吸一口冷气,笼在宽袍大袖里的双手紧紧绞在一起。
两小我都是一样乌黑的挑线裙,陶灼华茶青的妆花长袄非常素净、叶蓁蓁烟蓝的丝棉宫裙则淡到极致,在一众花团锦簇的妃子们中间,显得如两朵空谷幽兰,那样不应时宜,却又那样孤芳自赏。
仁寿天子捻须浅笑,淡淡说道:“你年纪不大,却有几分胆量。别杵在那边了,与嘉柔一起坐下说话。”
因着仁寿天子的犒赏,方才一番争论,实在高低立显。不管是陶灼华,还是叶蓁蓁,简简朴单的几句话,到引发在坐多位妃嫔的共鸣。世人虽不敢说,却对谢贵妃方才放肆的气势不敢苟同。
她到底沉得住气,守着仁寿天子不再多言,只悄悄点头应了句:“陛下放心,臣妾早已办理安妥。”妙目悄悄一转,谢贵妃收了方才的凛冽,换了幅慈爱关爱的模样,一把将话题揭过,转而叮咛李嬷嬷道:“青莲宫里你可曾亲眼瞧过?”
青涩韶华的女孩子,不敷以引得圣心眷顾。谢贵妃心底的惶恐,不是因为仁寿天子对这个女孩子的错爱,而是惊骇从陶灼华身上瞧到的那位故交的身影。
她没有见过瑞安长公主,不晓得陶灼华与她有几分想像。透过陶灼华的倩影,她瞧见的倒是先皇后昔日的绮年玉貌。
陶灼华与叶蓁蓁接了仁寿天子的犒赏,两人一起殿前谢恩。叶蓁蓁很有些惶恐,目光悄悄从谢贵妃身上掠过,将头垂得更低。陶灼华倒是不卑不亢,明显晓得这平生都会止步于大阮宫中,却还是倔强地昂着头,不肯等闲屈就,到令仁寿天子有些侧目。
谢贵妃捧起盏热茶啜饮了几口,深深呼吸之间想将方才那激烈的可骇感赶走,先皇后的身影却好似透过陶灼华望向本身,她的手不由悄悄颤抖,几滴茶水滴滴答答溅到了身上。
仁寿天子赞成地一笑,冲叶蓁蓁道:“嘉柔年纪虽小,说话却大有深意,朕听得非常欣喜。你们两个行事都有几分见地,朕不但不见怪,反而要赏你们。”
还是叶蓁蓁突破了僵局,她灵巧地立起家子,接了谢贵妃宫婢手上的茶壶,先替仁寿天子添了茶,又将谢贵妃面前的杯盏续满,悄悄说道:“娘娘,您先吃杯茶,灼华郡主与臣女一样尚未成年,还须您经常教诲。”
他曾觉得会对她念念不望,现在到记不起她翠绿幼年的模样。
不敢与仁寿天子目光相接,谢贵妃有力地靠在椅背上,狠狠瞥过两个女孩子的容颜。陶灼华淡但是笑,叶蓁蓁却恭敬地垂下头去。
陶灼华垂首不语,退到蓁蓁一侧的绣墩上落了座,对叶蓁蓁投去感激的一瞥,算是谢是方才保护之恩。大殿上两个并肩坐立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淡若出岫、一个素若雏菊,乃至连妆容都有些类似,谢贵妃与德妃娘娘不觉都多打量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