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晤面[第1页/共2页]
清风吹动陶灼华身上石青缂丝的绘蓝草纹大氅,那上面一丛苍兰如瀑,隽美而又悠远。娟娘瞧着十岁的女孩子眉眼精深,手抚着耦园假山石,眉间竟透着些历尽沧桑的遗世独立,忍不住再次红了眼圈。
茯苓拿描金骨瓷兰纹碟盛了一枚小巧的月饼,方刚正正切成四瓣,再连同银签子一起递到陶灼华手上。
青州知府接了长公主的密信,晓得御史大夫苏大人要微服回籍,心间虽瞧不上这抛妻弃女、靠着裙带干系发财的京官,面上天然不能怠慢。
遂将陶婉如于上月病逝,陶家举家行商出海的事情报告一遍。想着陶府里孤女本是苏世贤的骨肉,青州又考虑着说道:“现在陶家只要那位表蜜斯未曾拜别,若不然下官便派人将她接过府衙,苏大人您问她几句话?
苏世贤从背面瞥见了陶灼华的背影。窈窕纤瘦的女孩子,随了陶婉如的身形,身量虽未长成,已然与她的母亲有几分类似,到也柔婉动听。
大门口一侧那株高大的梧桐树下停着的几辆黑漆平顶马车,车下立着几个小厮打扮的人。瞧着陶灼华的马车归府,此中有人低叩着车厢的门扉,似是向里头的人禀报甚么。
车身微微摇摆,陶灼华倚在娟娘身上,熟谙的茉莉花香盈然,再吃着平淡适口的月饼,车内氛围别样的安好而又喧闹。
马车一打眼虽是毫不起眼,细看却晓得外简内奢。两侧的窗户镶的是整块的玻璃,车身满是乌木打就,车辕上不显眼处还带着块半月形的徽记,清楚便是长公主府的印信。
陶灼华水眸微微一转,已然瞥见那几个小厮青衣皂靴的打扮。
一个向来没有资格的人,却这般唤着本身畴前的名字。陶灼华脊背挺得笔挺,到似是戈壁间永久不会曲折的胡杨。
几个粗使婆子抬着青绸翠帷的软轿,将轿身往前一斜,茯苓便轻巧地撩起了轿帘,请陶灼华上轿。陶灼华搭着娟娘的手方才低下头去,便听得身后一声游移又孔殷的呼喊:“但是颜儿么?”
十年存亡两茫茫,做父亲的竟然连女儿的名字都不晓得,知府大人强压着心间的鄙夷,言简意赅说了几句。听到孤女姓陶,名唤夕颜,苏世贤到品出了几份陶婉如当日的表情,天然晓得陶婉如恨他至深,总归是本身惭愧,面上不由一红。
长公主耳目浩繁,苏世贤纵有天大的胆量,又如何敢公开祭拜亡故的前妻?
他讪讪一笑,不去接知府大人的话题,反而故做怅惘地说道:“鄙人返来待不了几日,另有要紧的事要办,约莫没不足暇。不知婉如遗下的孤女叫甚么名字?那陶家既对她各式心疼,又如何将她一人留在府中?”
大门口铺着藏蓝色的地毡,直接延长到台阶之上。茯苓先跳下车子,再快手快脚搬了脚踏过来接陶灼华下车。早有守在门口的婆子们撑了伞来,替陶灼华挡住头顶脉脉暖湿的雨丝,一行人簇拥着陶灼华往里走去。
从耦园出来,主仆一行踏着蒙蒙细雨归府,娟娘特地命人绕路,又去隆寿斋买了些清真玫瑰月饼、长命糕、方酥与芝麻糖。
苏世贤前日便到了青州府,想着陶超然一定肯给本身好神采,他并没有冒然往陶府寻人,而是先在知府衙门下榻,筹办摸清了环境再做筹算。
听得陶婉如已然病逝,苏世贤心间到有些悲惨。想起那柔婉的女子倩影仍然,到好似历历在目,不觉一阵感喟,洒了几滴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