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国书[第2页/共2页]
在垂花门前弃轿登车,陶灼华与娟娘和茯苓同乘。晓得旅途劳累,娟娘将特地备下的软底绣鞋替陶灼华换上,又将后座四个一年景的青碧色大迎枕抚平,要她倚上了去,再替她取出一床薄毯搭在膝间,这才教唆着茯苓在车厢内牢固上好矮几上摆下果碟与茶壶。
出得御书房,何子岑飞花拂柳,信步折上竹林间一道六棱石子铺成的巷子,往影象深切的青莲宫方向走去。“灼华、灼华”,他在心间一遍又一遍咀嚼着这个名字,内心爱恨交叉,说不上是甜美还是酸楚。
不但单这灼华郡主的名字极其陌生,连她的春秋也有些蹊跷。
仁寿天子连着唤了几声,何子岑充耳不闻,还是中间的寺人总管刘如海轻咳一声,拿拂尘悄悄扫过他的腕间,这才恍然回过神来。
当时中宫的吴皇后正值绮年玉貌,一贯端娴淑雅,并无涓滴错误,又与仁寿天子青梅竹马,仁寿天子那里舍得废后重立?再加上感受瑞安长公主初露峥嵘,野心垂垂透露,再不是小鸟依人的模样,便有些厌倦。
仁寿天子疑窦丛生,暗忖若不是国书有误,便是瑞安长公主又从中耍了甚么把戏。他顺手将国书递给何子岑,要他会同礼部安排此次与大裕使臣的联络。
终究不消再面对瑞安长公主这般两面三刀之人,陶灼华微一屈膝便算是施礼,到与苏梓琴道了句保重:“梓琴郡主,可惜你今次不能同业。大人说过会带我去爬三清山,再看看云中城,不晓得那是如何的美景。你也该多出去逛逛看看,待我返来以后,我们便同去青州府瞧瞧唐楸宋槐,我请你吃偶园街的素斋。”
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仁寿天子选在瑞安长公主最夸姣的韶华折了她这一朵花,也不过是一时髦起。
何子岑心有不忍,晓得仁寿天子已然动了怒,只能无言低下头来。
统统都按着瑞安长公主的布署生长,眼看着陶灼华上了青绸翠幄的小轿,随在苏世贤的身后往垂花门行去,瑞安长公主又悄悄招手,唤过了步队背面的忍冬,再细精密密叮嘱了几句,要她想体例拿捏住陶灼华。
来时细雨脉脉,去时秋雨潇潇。不知何时,细雨又从天涯洒落,如烟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