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六章 依荷[第1页/共4页]
时候过了农历蒲月,三伏天也已经到了。六月盛暑,骄阳炎炎,知了声中,高高的日头像是要在街道间蒸出热浪来,屋檐树影下,狗儿吐着舌头趴在那儿,目光望着巷道间的气象,感受些许的阴凉,偶有车马驶过期,扬起阵阵灰尘,随即温馨于那片热浪当中。
与方敏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友情,不过是说些现在大师都在聊的闲话罢了,如此聊得一阵,那方敏提及些别的事情。
“是啊,如何了?”龙伯渊看着她笑起来,“莫非宛君熟谙此人。”
龙伯渊虽被人称为是儒商,但毕竟不在此道上了,偶尔看书,也都是看些典范古籍,于现在文坛,是嗤之以鼻的。丁宛君想着这名字倒是像水调歌头、青玉案的作者,但想想是入赘的,也就感觉不成能了,许是同名。
现在他与弟弟都已过了而立之年,龙伯奋有个举人身份,在杭州府衙补了个弄笔杆子的闲职,没有大的前程,但寄情诗文山川,固然每日只是与人参与如许那样的诗词集会,却也是以成了杭州文坛的一名繁华闲人,熟谙了很多人,因而也能成为龙家的一大背景。他则将家中的买卖做得风生水起,恰是意气风发之时,因为小时候也舞文弄墨过一段时候,他与普通浑身铜臭的贩子有着截然分歧的气质,旁人都说他是儒商,或许也是是以,他才气与丁宛君了解,继而成为老友。
龙伯渊常日里边喜好到这边来坐坐,当然,不是随时都有处所。他倒也喜好这类感受,偶尔被挡了架,也不活力,毕竟在他本身看来,他与丁宛君之间,算是君子之交,对方身不由己,要对付其他的一些人,他也明白。
这几名青楼女子当中,为首的名叫丁宛君,曾经在杭州当中,一时也有花魁之名,厥后脱籍身退,居住于此,也常有恩客念念不忘的,过来帮衬,她对客人也是抉剔,一日顶多见上一人,品品茶,说说话。
“阛阓上的事情,在这里说,也不怕被人听去了,胡乱鼓吹么?”
在丁宛君的……朋友当中,他的身份算不得最高的,当然也算不得低。他是杭州布商行会的行首。龙家世代行商,但这一代出了几个读书念得不错的,他与弟弟龙伯奋于诗书一道都有些天禀,但厥后家中父母说你们两个总得有一个接下家业啊,他便接下了。
龙伯渊点点头:“此事我倒是晓得,传闻苏家世人南下之时,恰好与楼家蜜斯赶上,同业数日。这两人……两人的景况,也有些近似,想来也是是以非常投机。方公既然见了苏家蜜斯,该当也见了那苏家姑爷了吧,传闻倒也是一名墨客,与楼家姑爷有些类似。”
杭州一地固然没有江宁秦淮河的盛名,但大运河一起,扬州、姑苏、杭州也都是远近闻名的烟花之地,青楼浩繁。每到夜里,都会灯火延绵,一到处锦楼绣院中歌乐曼舞。构成比这夏季更加热烈的销魂氛围,当然,白日里这等景象自是见不到的,繁忙了一晚的女子们或在憩息,或是堪堪到了下午,坐在院落阴凉处看看飞舞的彩蝶,寄情自伤……
龙伯渊随口说着,颁发观点。丁宛君正在斟茶,倒是微微愣了愣:“宁立恒?”
“方腊那边,固然闹起来,但我看也长不了,传闻朝廷已派童贯童大人率兵南下,此次必定是要将方腊完整剿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