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垫付[第2页/共2页]
“那要看我们要留下多少了。说实话,哪怕一年留下30箱矿泉水,我们也要消化一年时候,30箱这才多少瓶?”
蔡桥管帐不能说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嘛,但是因为他做财会出身,以是对于每一分钱看得都比较重。
但是过后还要让他们再拉归去一部分,估计没有哪个商家会有好神采,毕竟手续费不成能收太多,既然如此,商家为甚么要做这类吃力不奉迎的事情呢?
蔡桥连连点头,这个陈康都甚么时候了还在耍嘴皮子,真如果让他捐了,这一次捐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王书记,如果仅仅是食品这一块,起码也要13,000元。村里财务上就算是再挤牙膏,也就2000元,以是我们的缺口是11,000元。”
这些年村干部在很多活动中也都捐募过爱心,也未几这么一次,以是陈康也是点头同意。
“为了一点储备物质,专门开一家商超,那就没有需求了。”
现在村部拿钱必定是拿不出,王艳秋第一时候想到的就是赊账,因为在很多部分,不管是办公耗材还是其他需求列出的开支,大多都是在年底的时候,才会和商家停止结算。
王艳秋问了一个近乎弱智的题目,因为和朝荣村合作的商家,应当会事前签订一个近似的和谈。之前王艳秋也看过,上面也有遵循必然比例回收,这对于商家而言,实在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特别是现在网上购物昌隆以后,商超的买卖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时候跟人家谈合作谈赊账,不把你打出来都算给面子了。”
事到现在就是筹钱的题目,王艳秋提出这么一个设法,实在就已经说了然她的事情失利。
“假定我们掏了这笔钱,买了这么多的物质,过后并没有任何灾害产生,然后向商家退货,商家会扣除多少手续费?”
蔡桥挠了挠头,他这些年跟商家打了很多交道,如果是真金白银的采办,商家绝对是送货上门办事包你对劲。
这算是沉闷话题当中,一点略微有点小轻松的插曲。
因为和他们合作的村居远不止朝荣村一个,因为就村居一级内里的小超市,底子就没有这么大的储备量,以是哪怕是合作的商超,他的范围再小起码也是州里一级内里的商超。
“体例有是有,先欠着呗,但是一次两次商家还算共同,次数一多就没有人情愿持续下去。”
总不能一呈现如许的环境就自掏腰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