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誓不独求生,含笑共赴死(下)[第1页/共4页]
一个月后,嵇康与吕安因“谋逆”重案,被判极刑,临刑东市。
“三百年漫冗长路,桑田剧变,长休不孤傲么?”
“嗤,哈哈哈哈哈哈!”嵇康熟视很久,忽的大声大笑起来,开阔荡的笑声将那鬼怪的阴戾之声全然赛过。笑罢以后,他附身朝屋中那盏独一的灯光狠狠一吹,烛火刹时燃烧,周遭堕入无边无边的乌黑当中。没了烛火的映照,那鬼怪的庞大身影随之化为虚无。
嵇康细心一看,王烈一贯引觉得傲的满头银发,竟有一缕变成了枯黄色。
“是啊,我不是传授过你妙真道的六法么?快快服下,莫再游移!”
王烈说罢,又催促道:“快吃了,错过机会便真成一块石头疙瘩了!”
钟会晓得司马昭这是做戏摸索山涛,便将嵇康、吕安如何作“反诗”,如何“行动放荡”、“勾引世人”之事,仔细心细向司马昭“禀报”一番,最后道:“嵇康,卧龙也,不成起。现在大将军武功武功、满朝归心,无忧于天下,却不得不防备嵇康如许的清流魁首,不然孔融之祸便近在面前。”他所说的“孔融之祸”便是当年孔融抨击曹操企图篡汉,后被曹操诛杀之事。此言可谓一语双关,既指出了嵇康之案的严峻性,也同时建议司马昭效仿曹操杀孔融之举,诛杀嵇康。
“当日曹操诛杀孔融,虽过了这么多年,世人提起,仍很有诟病。嵇康之名不在孔融之下,恐怕……”司马昭道。
“与死比拟,这又有何难?”
嵇康拾起,捧在手中,只见是一块馒头大的青石,晶莹剔透,披发着一股稻米饭的香气,不解道:“这是?”
他只道那鬼怪会识相拜别,谁知一片火光重新在面前亮起,比之前光亮百倍,待展开眼时,不见涓滴鬼影,一个白衣公子负手立在面前。竟是王烈。
“此局胜负已分,老臣心折口服。”山涛神情淡定。
“将军必为万盛之尊,是非忠奸皆由您来评定,何惧天下?”钟会持续煽火。
“倾慕一瞬,便是永久。”嵇康看着王烈,目光如水清澈。
“长休之恩典,康愿用百世相还,但若抛下阿都,一人成仙,恕鄙人不能!”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曹璺必将遭到连累。这个结局是钟会不想看到的,而山涛也毫不能孤负帮嵇康扶养孤儿的信誉。
司马昭抿着嘴唇,沉吟起来。
“人死灯灭,何言其他!”
“人间虚空,不如永久。”
狱中,嵇康借着一盏残烛的微光,用石块在墙壁上写着一首纾浇愁绪的《幽愤诗》。忽而一阵阴风从身后刮起,他回身相看,只见灯下垂垂堆积出一团黑影,越积越大,构成一丈多高的一个鬼影,穿戴黑衣草带,瞪着铜铃般的大眼,张着血盆大口,恶狠狠地对着嵇康。
山涛拿着围棋罐,一颗一颗往内里装着棋子,待钟会说完,白子已收齐了。
想到这,钟会道:“将军,鄙人觉得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贵爵,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且平日文章多抨击当世、妄议朝政,若不借此机遇将其诛杀,今后定为亲信大患。何况,他身为曹氏姻亲,又是清流魁首,若今后被亲曹的权势所拉拢操纵,那但是一把利器啊……”说到这,偷眼察看司马昭的神采,已然定了杀心。
山涛自钟会出去,便打起了十二分精力,听他要将谋逆重罪诬告到嵇康身上,心中不由揪作一团,脸上却仍保持着淡定安闲之色。闻声司马昭问他如何得救,胸口更是一股悲忿意气直窜上脑门,他冒死禁止,稍有舒缓,又感觉面前的棋回扭转起来,似一张铺天大网排挤下来,将他死死困在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