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90章 樵史演义(27)

第90章 樵史演义(27)[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吏部尚书张捷上一本,乞表章附郑戚诸臣。奉旨:“刘廷元、吕纯如、王德完、黄克缵、王永光、杨所修、章光岳、徐大化、范济世,各谥荫祭葬。徐扬先、刘廷宣、许鼎臣、岳骏声、徐卿伯、姜麟,各赠官祭葬。王绍徽、徐兆魁、乔应甲、陆澄源,各复原官。”这本一下,中外越迷惑了。

盈楼白镪总何涯,元宝倾成作善家。

众武弁疲癃不幸烽烟无尽处,山川连天碧。江头旗号亭亭立,北骑渡江来,江兵退急。浮云生远浦,遮却扶桑日。豪杰有效无人识。纵有介胄名,疲癃残疾。

如此倾完了一百个大银,那吴一元、王来苏随即禀明道:“蒙老爷拜托倾银,今已倾完一百个,求老爷收贮明白。如要倾,再求老爷收回小锭来。”马阁老道:“银子倒也不必倾了。另有些金子,也要还是熔成大锭。只是这两日朝里事忙,苦衷不宁,临时打发还去,过几日再去唤他便了。只是叮咛他,切不成内里张扬。若我这鸡鹅巷大宅子里有甚么疏失,世人一概不得洁净。”吴、王两人传出话来,叮咛了银匠。又打发了赏银,众银匠谢了自去。

马阁老虽是辞职,实在中藏掩人耳目之心。却恐一朝失势,被阮大铖挨身入阁,一时翻过脸来,本身反被所算,身家不保。故此冒充辞职,实非本心。况兼受那文武官起用、超补的贿赂,不止百十万了,难于藏贮。遂委了掌班堂候官吴一元、掌家王来苏,商讨倾大银之事。乃唤银匠到家,每五百两要倾一锭。比方五十两的元宝,十个并成一个;五两的小锭,百个凑成一个。他的算计,不过为银子大了,又不占地点,又没人敢偷。谁知被吴一元、王来苏串同银匠作弊,每一大锭中间,或铜或铁,倒有一百两。先将银子浇了一壳,然后或铜或铁,放在中间。再浇上去,一模天生,再看不出。何况明知此银是藏贮的,又不是要用的,怎得出丑?只是元宝大了,极是难倾。打了大铁镬,架起大炉灶,十个银匠每日只倾得四个。足足倾了一个月,只倾得一百个大元宝,共重五万两。他两人倒先去了一万。工价又多,厥后凿用又难。这才是贼摸笑面前花。当时有一痴公子,探听用八成银最有便宜。亦将元宝一个,叮咛家人们,要倾来利用。家人素知其呆,乃将四十两与之。公子见其少而讶之,家人曰:“五八得四十,此通算也。”公子缓缓曰:“如此说,反觉便宜未几了。”不料本日马士英,亦犯此症,有诗为证:

当时只要总兵黄斌卿,号虎臣,是福建镇海卫人,乃尚书黄道周近族,世笃忠贞,文武并济。马士英却听了阮大铖的言语,不肯用为列镇,升他为征蛮大将军,总镇广西。大家都道:“用人之际,为何把一员虎将反调开去?”哪知马士英忌才,阮大铖又与东林不睦,天然怕用黄道周的侄儿独当一面了。

文武大小官员拜祭已毕,才立起家来,尚未散班。模糊闻声喝道声响,都道在京官无一不到,这又是那里的大僚,如此呼喊?吏部尚书张捷道:“我猜是江防阮大司马。”只见阮大铖内穿红蟒,外穿素服,放声大哭而来。拜倒在地,也不分班次,也不五拜三叩首,口里大声叫道:“我的先帝嗄!我的先帝嗄!致先帝殉社稷而死,都是东林诸臣。不杀尽东林诸臣,不敷以谢先帝。我的先帝嗄!”哭了一番,立起家来还哽哽的哭,且大声道:“目今徐汧、魏学濂自夸是东林君子君子,都投清国去了。莫非还不该杀尽东林?”马士英急了,快步出班来,扯他的衣袖道:“年兄如何全不看管,徐九一现在京补官,岂不被人议论?”阮大铖才住了口。和众官都离了班次,作揖的作揖,说话的说话。撤了祭桌,一齐都散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