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樵史演义(21)[第1页/共5页]
下属上本垂危,崇祯召阁部杨嗣昌,戎政尚书魏照乘,面问方略。杨嗣昌奏大名兵备卢象升,有文武全才,可加衔赐剑,授他督剿之权,必能剪灭此小丑。崇祯立命升他兵部尚书,专以督剿委他。又赐他宝剑一口,先斩后奏。加俸一级,不受总督尚书熊文灿节制。旨意一下,卢象升感激朝廷宠任,本日上本,选将发兵。
杨督师失时殒身山山川水还还是,唯有这乱离人瘦。各处受培植,肠断半夜后。巍然阁部,拥兵思斗,无计空挨永昼。一旦失军机,未断念先皱。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李岩见了李自成,就劝他假仁义,禁淫杀,采集民气,方可图得大事。又荐了同年牛金星,是河南乙卯科举人,素有诈谋。招了他来,就封为右丞相,军中都呼为“牛丞相”。牛金星又荐一方士宋献策,是永城县人,面狭而长,身不满三尺,右足跛,出入以短拐自扶,人皆呼为“宋孩子”。几年前曾在北京海岱门卖卜,又会起河洛数。他见了李自成,袖中取出一数来,进上道:“十八孩儿当主神器。”李自成大喜,封他为智囊。其他如钦天监博士杨承裕,拔贡生顾君恩,李岩了解的刘宗敏,投降的不计其数。
次日刘良佐晓得了,心下想道:“老高高见,我们流来流去,终非结局。只是李哥相依已久,交谊不薄,咱也走了,老营尽失。这是受人之托,不终人之事了。且待李哥回营,再图别往。”只得还是戍守老营,不在话下。
李岩心下不忍,又自恃公子、举人,就动一条陈:第一款,求他停息免比;第二款,要他设法施助。宋知县拂然不乐道:“下属为军粮告急,杨阁部短长,催饷文书雪片下来。若不征比,将何起解?必科罪及本县了。至于施助一节,县里既没无碍赋税,那边设法?除非处所上大族大户积有米麦的,肯出些,施助穷户。本县只好代庖派给。”
卢象升全军淹没,报入京师。崇祯下召求言。有个淮安武举陈启新,上了个“外侵内哄,敬陈八要,以祈采取事”的本章。崇祯大悦,要特拔他做东阁大学士。当时周延儒已驰驿回籍,正温体仁擅权用事时节。连有经济的吴宗达,极刚正的文震孟,一个六月里弄他致仕,一个玄月里参他闲住。怎容得崇祯天子特拔一个信赖的人,分他和吏部谢升的权益?再三执奏,崇祯只得把陈启新擢为兵科给事中。陈启新又上一本说流贼的事,崇祯批,着熊文灿戴罪建功;阁部杨嗣昌督剿流贼,特赐上方剑先斩后奏,好不光荣。李自成一班兵至数十万,却不觉得意。
且说河南开封杞县,有个能文能武的举人,姓李名岩。因他父亲是甲科的部下,人便称他为李公子。家私丰富,性气粗暴,约莫轻财重义,是三代以下好名的人。为因比年荒旱,米麦贵不成言。大户人家有了银子,还没处去买。杞县知县姓宋,平素极是固执。遇此凶岁,他只比赋税,日夜敲扑,哪顾百姓流浪饿殍。
喜珠儿忽地在营前挂,银缸灯结蕊,喜鹊叫喳喳,粉墙上画的成双卦。思君可为配,随地即为家。若还宿世的姻缘,也悔守了连宵寡。
李岩见知县话不投机,只得回家,把本身仓里米麦策画一回,只留下本年吃用,余下二百多担,尽数给散与本甲的穷民。个个受惠,大家戴德。当时就有一班恶棍功德的,纠五合十,向他本甲大族大户,引李公子为例,登门喧华,要他发粟济贫。口口声声,要抢米,要放火,不肯干休。那有权势肯出尖的去禀宋知县,求他出示禁戢。宋知县内心正怪李公子多事,忙出一面硬牌,传谕:“速速闭幕,各图心机。不准借名求赈,恃众威胁。如违即系乱民,严拿究罪。”百姓聚集合来,把硬牌打碎,又打差人。差人奔脱,来答复宋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