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双凤奇缘(18)[第1页/共5页]
昭君闻声王龙吟这一首诗,又助哀思道:“御弟诗中之意,大是作家,可惜你我会迟了,本日同磨难,不知异日回籍,能够同繁华否?”说罢,又是纷繁泪下。王龙道:“娘娘不必哀痛,岭上风大,望娘娘启驾。”昭君点首,催马而行,离了芙蓉岭,一起长行,马不断蹄,有几句诗说那行路的辛苦道:
太行山地盘逐大虫诗曰:
话说昭君奏道:“妾今往北和番,望圣上差一忠义大臣,护送奴家一起前去,奴方放心。”汉霸道:“妃子之言极是,任凭两班文武在此,妃子择一个有德行的大臣,随往北番便了。”昭君领旨,站在金阶细看两班文武。那些文武也有愿到北番去的,就死在北地也甘心;也有不肯到北番去的,做个贪恐怕死之辈。无法奉旨,两班侍立,任凭昭君择取。好上聪明女子,一双惠眼认得忠臣,择来择去,并无一其中意的良臣,但见左班中一个少年官儿,生得一貌堂堂,很可去得,便俯伏金阶回奏汉霸道:“只要东班中这位幼年官员能够去得。”汉王闻奏,向东班一看,本来是新科状元新授翰林院内阁传授刘文龙,即叫:“刘卿听旨。”文龙俯伏金阶,口呼万岁。汉霸道:“烦卿代寡人护送和番娘娘到雁门关回旨。”只吓得文龙俯伏金阶,不敢回奏。汉王未及开口,昭君道:“刘卿毋容推却,可遵旨送哀家出关。”刘文龙传闻,只急得魂飞天外,忙奏道:“念臣年幼,幸运落第,乃是一个墨客,一则不识技艺,一起怎生庇护?二则娘娘与臣年纪不相高低,恐怀疑不便,三则臣娶妻萧氏未满三宿,即到东京,实希冀荣归故里,伉俪团聚。若伴娘娘北去和番,未知何日归程,望皇爷与娘娘格外开恩,另差一老臣前去,恕臣抗旨之罪。”昭君见文龙推却不去,柳眉直竖,杏眼圆睁,喝声:“文龙,你太无礼!常言:君要臣死,臣不死乃为不忠。岂容你迷恋老婆,胆敢抗旨以违君命么?况你既读诗书,深明大义,得中新科状元,乃文章魁首,自故意谋远略,保哀家到番,利用番王,若得回朝,重见天日,当时叙功升赏,吃一杯承平宴,岂不是件美事?若计不成,奴拼一死以全名节,少不得设法送尔返国。若论你我幼年,只以兄妹相称,有什怀疑不便?卿休推却,遵了圣旨,送哀家前去,满朝文武谁不知你赤胆忠心?”昭君说到悲伤之处,不由地放声大哭。文龙见娘娘苦要同业,不敢过于推委,怕的圣上发怒,致有不测之祸,只是连连叩首道:“小臣甘心送娘娘过雁门关。”汉王大喜道:“这便才是。卿今当殿与娘娘拜为兄妹,以便一起同业。孤今赐卿姓王,名龙。”文龙谢恩。汉王就命昭君与王龙当殿结拜,后拜汉王与国丈、国母,今后昭君以御弟相称。汉王又道:“卿家送娘娘过关,回朝之日,定加升赏。”王龙又谢了恩。
芙蓉根自种江中,水面浮沉有玉容。
芙蓉岭上碧波泉,清浊不分摆布旋。
五老峰儿才畴昔,只听瀑布流水声。
四周惟见旗号展,马下庇护有兵丁。
话说昭君见虎来扑她,吓得几近跌上马来,慌得王龙惊骇娘娘御驾,急命众军士速去捉虎。众军士领令,不敢怠慢,各执兵器,去捉那虎,番使也举兵器,在旁庇护。昭君与王龙在顿时浑身颤栗,但见那些兵卒赶着这虎,右旋左跳,缉捕不住,虎又不退,弄得诸军没法,眼巴盼望着那虎,又不退,又不能过此山,只急得大家暴跳,个个心慌。但见日已西沉,又无宿处,昭君在顿时仰天长叹道:“不如死于虎口,完整名节,倒也罢了!”昭君一口气怨气冲天,就轰动本山地盘,道:“仙女有难!”仓猝变了一个猎户,手执钢叉,雄赳赳奔上山来,大呼一声:“牲口,休得无礼,俺来擒你。”那虎见猎户,识得是地盘化身,把头摇了两摇,尾翦了三翦,窜过对山而去,猎户也举叉直奔对山而去。众军士一齐号令,也赶过山去,虎也不见,猎户也不见。大师都道惊奇,只在空位拾得一个纸帖,拿返来禀知娘娘。昭君接过一看,只见上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