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双凤奇缘(11)[第2页/共5页]
§§§第三十回虎牙口忠臣立碑
寺远不闻钟鼓励,更深但见斗星移。
须眉展动称巾帼,肝胆高超淡死生。
春宵如许人争看,合法弄月玩花时。
话说公主抱怨一回,又羞忿一回:“想奴自幼父王、母后俱丧,依了王兄、王嫂长大成人,年已十九,希冀王兄代奴选一个好驸马,使奴毕生有靠,谁知王兄不念骨肉之情,将妹子用美人计出乖露丑,成何体统?倒不如寻个他杀,以完毕天生果便了。奴死以后,王兄必然要斩李陵,免得丑名落于外人之口。”想定主张,哀哀哭泣,不消夜饭,打发宫娥都去睡了,单独伴着银灯,闭上房门,朝外双膝跪倒,叫声:“父王、国母,想自幼丢下孩儿,固然是王兄扶养成人,只为抓住汉将李陵,王兄勒逼此人降顺,满朝文武并无战略,反用妹子去哄汉臣,一点热诚全然不顾,硬拉妹子到白虎殿内,见那面熟男人李陵,被他一番热诚之言,教奴怎当受得起?奴一不恨李陵热诚了奴。常言:忠臣不事二主,李陵不贪繁华,要算一个奇男人,这也难怪于他。二不恨王兄用计哄奴。他为江山社稷,珍惜李陵是个豪杰,要想得一根擎天柱。三不恨皇嫂并不劝止。王兄将奴哄诱,她与奴同是女流之辈,有何主意?四不恨满朝文武平时高官厚禄,不能代王分忧,只进一个无耻的战略,贻笑四方。恨只恨奴家生来薄命,枉在皇宫走一遭,满库金银,成何用处;满箱珠宝,留与别人,奴是一概都带不去,只落得热诚之名。罢,罢,父王、母后俱在阴司,略等一等,女儿就来也。”祝告一番,抽身站起。耳听角楼已交五更,不由地杏眼圆睁,银牙乱咬,怕的天明有人反对,恨了几声,忙拔出宝剑一口,照定项下就是一剑刎去,才子双足顿了几顿,项下鲜血直流,尸骨倒于地下。不幸一个烈性女子,全节全义,一旦轻生。
苏武接旨谢恩,退出朝门回府,略为摒挡家务,不敢担搁,带了十数个仆人,背了圣旨,上马出京,不分星夜,一起兼程而进。来得甚快,早到雁门关前,高叫:“守关军士听着,今有和番钦差苏大人到此,快快开关。”军士传闻,不敢怠慢,忙报知李元帅。元帅一闻此信,吃紧开关,驱逐钦差苏大人。入关见礼,分宾坐定,元帅一面摆了拂尘酒接待。席间,李元帅叫声:“苏大人,此去奉旨和番,免动兵戈,固是美事,倘番人执意不从,又当何如?”苏大人见问,连叹几口气道:“不瞒元帅说,小弟奉旨和番,也是冒死前去。无法圣意如此,微臣只得依旨而行。”李元帅传闻,称是,便道:“小弟这里拨一千人马,护送大人前去便了。”苏武伸谢,连宣称呼:“元帅,小弟承情了。”只等席散,安息一夜。
大汉天子驾前官拜征北大招讨李麾下,官拜御营总兵,今充前部先行李陵再拜:番王驾前,蒙恩虐待,多次相劝归顺,俺非草木,岂不知留一线之生,苟延性命?但臣心无二,忠于汉室,不能背主忘恩;若冒充归顺,几次不常,又非大丈夫之所为也。蒙恩不加显戮,保全首级于牖下,斯亦幸矣!俺犹偷闲光阴,怕死贪生,生无以对世上,死无以对先灵。今将永诀,留表以谢,幸为谅之。死骨存亡,听君自便,臣亦不问。谨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