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乱后的平静(1)[第2页/共3页]
平宁郡主嗔了丈夫一眼:“你且想想县主杖毙的阿谁丫头?她那双眼睛生的像谁?”
初春四月,一冬的积雪早已化去,枝头的花骨朵都冒了脑袋,地上一个巨大的银鎏金字双寿双耳鼎炉却还幽幽燃着银丝细炭,烘的屋里暖洋洋的,床头的莲花梨木小翘几上摆放了三四个盛汤药的碗盏,一色的浮纹美人绘粉彩石青宫窑瓷,床边放着一滑搭着玄色豹纹毛皮的椅袱的太师椅,上头坐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男人,神情暖和,颌下蓄短须。
郡主不成置否的点头,无法道:“幸亏明兰那孩子极少于人前出来,不然若叫县主瞧见了,怕是要起狐疑的……你如何了?想甚么呢?”去扯了扯了丈夫的衣角。
齐大人正低着头,定定的瞧着地上的紫金铜炉,被扯动衣角才惊醒过来,忙道:“刚才我想着,盛兄倒是好福分,卢老尚书常日里瞧着耳聋胡涂,一问三不知,没曾想危急关头却脑筋灵光,不但携部属安然无恙度过灾害,且工部各种文书秘图一丝未损,大乱以后,圣上嘉了工部群吏‘临危稳定’四字,老尚书籍身入了阁不说,盛兄也升了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
“我怎会那般莽撞!”平宁郡主晓得丈夫意义,忙欣喜道,“王家姐姐是个直性子,三言两语叫我套了出来;她那嫡出闺女,估计要与她娘家侄儿亲上加亲,不过也没定,且瞧着呢;明兰那丫头是老太太早给筹算下了的,是白石潭贺家旁支的一个哥儿。”
大理石镶花梨木的快意纹圆桌上摆放着一盘红艳艳的喜蛋,齐大人望去,心有感到,转头朝老婆道:“下月尾是宁远老侯爷的一年忌,你可要去?”
“真定下他了?”平宁郡主游移道,她现在再也不敢笃定了。
齐大人想了想,悄悄‘啊’了一声,额手道:“我就说县主给衡儿安排的丫头都既笨且俗,衡儿如何瞧上了阿谁奉承的,莫非衡儿还念着盛兄的闺女?”
齐大人道:“衡儿这回是下了苦工夫的,这几个月他日夜伏案苦读,必能博个功名返来,你也莫要再忧心儿子了,好好调度身子才是要紧的;这一冬你便没断过汤药,因你病着,比年也没好好过。”
“……衡儿出来都一天一夜了,也不知他考的如何?”床内传来一女声。
齐大人按着老婆到靠枕上,苦笑道:“圣上已册了李淑仪为后,德妃为皇贵妃,册封德妃是为了抚恤丧子之痛,可那李淑仪,浣衣局出来的,不过生了一子才得封,圣上从未宠过,直在冷宫边上养老了,圣上如此作为,明眼人都瞧的出来,况圣上已宣了八王爷进京。”
齐大人不语,内心想着,实在老婆也不算错,她的宝是押对了,不过运气太背。
“你别多心了,母子俩哪有隔夜仇的。”齐大人安慰道:“年前那场乱子,各部的死伤实在很多,翰林院和内阁因挨着宫里近,几近空了大半,圣上这才于本年初加开了恩科,衡儿日夜苦读,想考个功名返来,也是正理。”
齐大人听着不是滋味,再看那喜蛋,便生出几分别的想头:“……既然衡儿还念着盛兄的闺女,不若你去说说罢,我瞧着也是门好婚事。你觉着如何?”
齐大人与郡主是少年伉俪,虽常日也有吵嘴争论,现在见老婆这般无助也不由心软了,好声好气的劝道:“六王妃母女胆敢如此妄为,便可想六王爷在藩地的罪过,圣上愤怒,便夺了他的郡王位,只作闲散宗室。若不是瞧着三王妃孤苦无后,连那嗣子也要一并褫了的。小荣妃和淑妃他杀,四王爷赐身后后代均贬为庶人,唉……十年争斗,一朝皆成空,京里受连累的王爵世族何其多,幸得圣上贤明,对岳父和我府多有抚恤,我们……也当看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