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安全的武官升职途径(1)[第1页/共3页]
明兰沉吟半晌,最后问了一句:“那豫中和苏西……如何?”
明兰不成置否的弯了弯嘴角,再问:“那荆王平素行动厚薄如何?”长梧被一个接一个的题目绕晕了,只感觉这个小mm虽语气和顺,但句句问到关键。
明兰扭头道:“大伯娘别慌,定是连伙夫工卒七大姑八大姨都算上了,能有五万就不错了。”曹操那百万雄师的实在水分也就二三十万。
崇德元年十月,北疆羯奴五支反叛,集结草原鞑靼残部,兵锋直指京畿重地,嘉峪关总兵八百里加急奏本,五军都督府遂遣两路雄师赴援;同年十一月,仁宗第五子,皖藩荆王谋反,亲领府兵及谋逆卫所兵士十万,北上‘归正’。
自从几日前得知荆王反叛以后,长梧立即往金陵刺探动静,晓得中原要地一带已是兵荒马乱,长梧心急难耐的要返京效力,盛维和李氏吓的魂飞魄散,长松和文氏也一道劝止,还找了盛老太太来压阵,当然,品兰明兰和小长栋也浑水摸鱼的溜来了。
在坐的盛家人都听的两眼发指,李氏和文氏目瞪口呆,长松张大了嘴,盛维听的出神,赶紧摆摆手,道:“婶婶不必责备侄女,她问的好,我们这儿正一团浆糊呢;侄女和梧儿这么一问一答,我倒有些明白了。就是说,那荆王任人唯亲,剥削百姓,与将士也一定一心,这么说荆王谋逆一定得逞喽?明兰,你有话就问。”这话是对着盛老太太说的。
盛维神采一松,略有些放心的看了李氏一眼。
品兰缩回脖子,不说话了。
长梧满肚子苦水,含混道:“爹娘有所不知,我们武官讲的就是繁华险中求,将士冒死哪有不冒险的!平乱虽凶恶,可比起北疆西凉那种苦寒之地,现在这阵仗已是最便宜的了。”
盛维朝盛老太太一拱手,恭敬道:“婶婶见多识广,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侄儿请婶婶指教。”盛老太太看了眼长梧,内心也踌躇着,摆摆手,缓缓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晓得军国大事;如果你兄弟和柏哥儿两个在,也许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长梧从坐位上站起,点头道:“说的是。我细心探听了,实在就三万人马。”
品兰也努力道:“是呀,是呀。”
盛维一拍桌子,怒喝道:“死丫头闭嘴!胡扯甚么!许你在这儿便是不当的了!”
盛维家里氛围比较暖和敦睦,且端方也没官宦人家那么重,后代在父母面前都是有甚么说甚么;没有如兰扯后腿,没有墨兰说风凉话,也没有王氏的猜忌,明兰对着盛维佳耦反倒更敢说话。
坐在上首的盛老太太皱眉不悦,轻喝道:“明丫儿!如何说话的?一句赶一句的,这是你一个女人家问的么?”明兰也不回嘴,只诚恳的低头站了。
长梧想了想,答道:“荆王生母原是先帝爷时奉国大将军之嫡女,荆王就藩立府后,大将军送了很多能臣干将畴昔,府中有几个卫士长很有本事;不过荆王仿佛改正视自家的几个小舅子,常带妃妾家的兄弟来京索要兵器银粮。”
明兰看着长梧一脸烦恼神采,内心悄悄替他补上想说的话:这荆王也太鄙陋了,要谋反也事前给个风声呀,若早晓得有建功立业的机遇,他就不会返来了;可现在……
盛维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知说甚么,他的目光从家人的脸上一一扫畴昔,李氏,长松,文氏,品兰……他们的面色或有猜疑,或有难堪,盛维目光一转,上首端坐的是盛老太太,一旁是明兰和小长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