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物是人非[第2页/共7页]
他断断续续地说完,抬眸缓慢地看了她一眼,又垂下了脑袋,一副任由秋惊寒发落的不幸模样,神采间溢满难以开口的和顺。
慕致远俄然又缓缓地笑了,抵住她的额头,含情脉脉隧道:“只要你嫁了我,我今后甚么都听你的。如果你想上房揭瓦,我必然给你扶梯子;如果你想杀人放火,我必然给你递刀子。子归有生之年,决不食言。”
笑着,笑着,她却落下泪来,大颗大颗地滚落,不闻抽泣与哽咽。花腔年纪,还不到而立之年,将军府大蜜斯,金尊玉贵的身份,立下赫赫军功,不慕荣利,不求贵显于诸侯,心心念念的倒是安度余生,令人怅但是涕下。这是慕致远第三次见她落泪,第一次是为了战死的将士,第二次是为了楚怀英,第三次是为了求圣上,贰心中抽痛不已,难过得红着眼背过身子。
群臣面面相觑,还沉浸在方才的唇枪舌剑中,这崔敏连圣上都敢动手,心中惴惴不安地去劝止。
慕致远兑了温水,轻柔地擦拭着她的背部,触手之处,一阵轻颤,只听得她低声吟道:
慕致远百思不得其解,忽而想到现在那人的笔迹已变得简练洗练,收敛有度,冷峭狂狷的气势也有所收敛,光阴磨去了她的清楚的棱角,却给她添了沧桑。崔太傅对慈宁宫寺人那句无礼至极的话又在他耳际反响,慕致远猜想崔家跟皇家应当是有嫌隙,还是因为秋惊寒的母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胡蝶,望帝春情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思,只是当时已怅惘。”
“隐士自有奇策,你放心待嫁便好。”
崔敏神采怔忡,眉间染上愁绪,不知是否是勾起了爱女早逝的伤痛过往,低声呢喃:“慈宁宫……慈宁宫总管……”
慕致远微微一惊,心中明白,淮北王府恐怕是未能入得太傅的眼,也不晓得他对本身是如何观点。
“老朽是向圣上来讨恩情的,还是让老朽跪着吧,跪着好开口。”崔敏涓滴不承情。
正在这时候,慈宁宫的寺人气喘吁吁地闯了出去,拿着太后的手谕,上气不接下气隧道:“太傅大人,太后请您去慈宁宫一叙!”
慕致远怕惊吓到她,倒是没有进一步的行动,悄悄地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含住她的耳垂,红着耳根哑声道:“你,请你别怪我孟浪,我,我真是情难自抑。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夜夜抱着本身敬爱的女人,若真没有些旖旎心机,那是自欺欺人,除非,除非他真是柳下惠。”
慕致远心中百味陈杂,舌尖一阵发苦,低声呢喃道:“你这又是何必呢?”
“王子犯法与百姓同罪,朕已经命韩九去查前天夜里案子的委曲端,倘若,倘若真是腾达不对,过几日你便能够出来了。”圣上低声道,眉宇间充满和顺。
圣上心死如灰,闭上眼用力抱了抱她,密意地吻了吻她的额头,起家拜别,带着一去不复返的断交与哀思。
慕致远冷静地将他这句话记在内心,揣摩着去查一查韩公公的秘闻。同时,内心多少有几分明白,即使当年崔氏后辈满身而退,毕竟还是意难平。一个本来是居庙堂之高的世家大族挑选了处江湖之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沉默地抗议,向朝廷,向圣上表示深深的不满。他们在等候,等候着机会,等候着公道,这个公道可以是朝廷给,也可以是本身争夺。一旦掌家者落空了耐烦,常常会挑选后者,只是后者,常常又伴跟着血债血偿,乃至稍有不慎便摆荡朝廷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