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画眉[第2页/共3页]
“你上哪学的妇人作派,”卢氏勃然大怒,“再嚼舌根,看我不撕你的嘴。”
深思半晌,她眉头微皱,收好簪子,婢女打起帘子,方踏出房门,便听廊下画眉叽叽喳喳乱叫,转头叮咛道,“雀儿喂过没有?后院的花儿记得浇水,把香炉撤了,气候热,且去寻些生果放屋里,岂不清爽,”她一面交代,婢女一面应是,刚走出院门,便听小丫头通报,“娘子,四郎来了。”
归正,只要卢氏一问畴前事,崔清便满眼垂泪,连带着中间几个丫头也陪下落泪,满屋子俱是哭个不断,安抚安慰都来不及,哪另有工夫问东问西?
胡儿奉上两杯蜜水,崔清端起一盏青瓷杯,喝了口甜丝丝的水润润喉咙,严明以待。
话是如此,卢氏却听出了府浑家的不上心,眉头皱了又皱。
卢氏见惯了落落风雅干脆利落的娘子,头一回见如此内疚的,不觉有些别致,话完家常,她使个眼色,摆布丫头识相地退出房门,仅留林妈妈一人服侍。
还没等她开口问,便听窗外胡儿通报,“娘子,林妈妈,崔家娘子已至府门。”
林氏乃是十三娘的乳娘,今后十三娘多得依仗她行事,卢氏便不避讳,直接从怀里取出帕子,放小几上一推,“物归原主,十三娘,这簪子你从哪来的?”
此话正中崔清心机,她闻言膜拜在地,低泣道,“还请叔母为儿做主。”
黄鹂快步打起帘子,崔清一行人步入厅堂,见两个面熟的丫头拥簇着一名妇人穿过走廊出去,其人身形丰腴,面庞安好,一打照面便亲热地携着崔清的手,只觉握住一把骨头,不由得高低打量她一番,“瘦了,十三娘,委曲你了。”
说话间,一少年郎君沿鹅卵石路翩翩走来,他眉眼清秀,笑意天真,举手投足透着股不谙世事的骄贵,恰是卢氏与崔峻第四子,崔清的堂兄,崔暄。
她说的“大师”指的就是她的婆婆,崔清的奶奶。
她这幅皮郛虽分歧适唐朝审美,委实太详确弱,但当她欲说还休,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的模样,就连没多少打仗的卢氏也生出怜意,放柔了声音,“身材如何?吃过药没有?如果药不见效,再递帖子去请,总得治好了。”
对于哭这一项技术,崔清可谓是天赋异禀,她还小的时候,父亲略不快意就会对母亲拳打脚踢,但只要她哭着出来,父亲定会停手,久而久之,她遂练就出一副说哭就哭的本领,可惜年纪大后,哭也不管用了,直到父亲不测归天,母亲和她才从家暴的暗影里摆脱。
卢氏轻描淡写地“嗯”了一声,“孙医官如何说?”
卢氏没好声好气地抽出袖子,抚平白布上的褶皱,“去见你堂妹。”
翌日,午后,崔峻的夫人卢氏措置完家事,望了眼日头,白湛湛的晃人眼,便叮咛婢女去拿本身的拜帖,筹办出行的车马,换上出行记念的白衫吊服,贴身婢女一面帮手穿衣,一面问,“娘子但是要去建宁公府?”
此情此景落入卢氏眼中,也在内心唏嘘,十三娘虽说身边无父母宠嬖,倒是在祖母膝下长大,一贯顺风顺水,出嫁后猛地摔个大跟头,又是死丈夫,又是生急病,更别提外头那些风言风语,本身贸冒然问起闺中旧事,实是高耸了。
卢氏冷哼一声,面如寒霜,“此种阴私手腕,我倒是屡见不鲜,不过,”她拿起打扮盒上裹动手帕的簪子,那一端乌黑实在让民气惊,“既已在药方里动过手脚,又何需求下毒,这不是多此一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