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铮铮大宋 > 第三十五章:殿前司军营

第三十五章:殿前司军营[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祯没好气地斥道:“你另有理了?……等等,下次?另有下次?”

“正要向官家汇报。”见提到闲事,赵旸端方了神采,将他在工部本署的安排一五一十地奉告赵祯,“工部本署的检法案使杨义这几日替我联络了数十名工匠,我感觉此人办事才气不俗,便任用他为司副使……那几十名工匠,我将其分为石工、木工、铁工、火药等数个案,且给他们分拨各自的任务,叫他们自行揣摩,直到工坊建成……”

一个不入流的军职调派却搭有一个七品的文职寄禄官?

“砖?官方百姓造屋用的砖?”

赵祯故意再问,但碍于曾公亮在场,只能作罢,转头叮咛王守规道:“转头叫人去催催。”

“铁工案的作坊呢?用来炼铁?”

他不料外这位曹国舅也传闻过他的“恶名”,但相较同为外戚的张尧佐,面前这位那但是名将曹彬之孙、曹皇后之兄,执掌禁军,位高权重,没来由会惊骇他。

“前些年如何了?”赵旸诘问道。

“这还算是好的,起码另有出操。”魏焘笑着道,“曾经有个与我交好的内官被外调至一支就粮于济州的雄胜军,出任监察,他在信中曾写到,那一营禁军即便是在春春季候,整月出操也不过十回,夏冬之季更少,特别是夏季,两、三月统共出操不出五回,再者,军中禁军大多缺兵少甲,军将问起就说损毁,实则大多是丢失,另有人拿去暗里换钱……”

“是,我拜托了工部的几名案使,请他们率人在外城的东南边向,在汴河与蔡河的两河下流之间建几座工坊……只要官家拨款到位,那边就开端施工。”

早晨用完膳后,赵祯在福宁殿与赵旸对弈,期间又问赵旸:“那几个工案,另有那几座工坊,详细说说。”

赵祯大为震惊,毕竟像汴京的内城墙传闻但是建了近十年,同期完工的外城更是建了二十几年。

透过栅栏的裂缝往营地内观瞧,赵旸看到了麋集的联排房屋,远处仿佛另有一个宽广的操场,模糊能看到有些禁军正在练习,但精气神看似并不佳,喝喊之声无精打采。

“咳!”王中正俄然咳嗽一声。

“是。”赵旸点头解释道:“当时我正在工部本署办事,他俄然跑去,和颜悦色地说是要请我喝酒……我总不好不给张贵妃情面……”

但这也足以表白对方是一名都头,即所谓的百人将,只不过王中正等人眼里,营级的批示使都不算甚么,更何况是都头。

“官家这话说的,我又不是……那啥,逮谁咬谁。”

赵祯斜睨一眼,懒得理睬。

赵祯稍有些不测。

此时他终究明白大宋的“冗兵”究竟达到了甚么境地,1、二百万禁军竟只要2、三十万可堪一战,的确令人难以置信。

赵旸抱了抱拳,目光扫过那名队正的额角,公然看到上头有较着的刺青,只不过字体太小,他只能模糊看清“神勇军”、“都头”几字。

正因为是这类平乱之策,大宋的禁军从立国之初的二十几万逐步强大至现在1、二百万——另一个启事是朝廷会收编受灾地的青壮为禁军,目标一样是为了制止这些人反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