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王机外放[第1页/共2页]
细细想来,从夺门之变开端,李悠仿佛就一向在寻觅回归嘉州的机遇,云州大乱让他借机掌控了此地的军权,现在他手中已经握有两州之地,再加上和他共同进退的钱家,气力已经不容忽视,如果天下大乱,这就是他起家的根底。
幸亏我已经提早做了筹办,将来即便天下有变,只要那些族中的后辈争气,我琅琊王氏还是能够觅得一条前程,王逊又从桌子上拿出另一封信递了畴昔,“云州的动静也到了,嘉州伯五百团练击溃乱贼数千。”
不过正因为如此,王逊才终究下定了决计,现在乱世将至,他反倒为李悠的野心而感到欣喜,此人面相异于凡人,眼下又如此行事,更加果断他以为李悠就是潜龙的信心。
国之将亡必有异像,王逊又想起了那日在琅琊郡老宅的青箱楼上夜观天象时所看到的那一幕,帝星飘摇,潜龙四起,或许大魏已经将近走到绝顶了;大魏现在已经是风雨飘摇,另有杨姐夫一干大臣冒死地挖着国度的根底,先是断送数十万禁军精锐,又创办团练培养本身的军事力量,现在还要完整打压武将的职位,这一番行动让文官们的职位大大晋升,但大魏却也衰弱的不像话了。
“此其一也,其二是为了麻痹杨介夫。”王逊不但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还看出了一些王机没有想到的东西,“若杨介夫晓得嘉州伯短短数月就练出如此强军,定会心生警戒,现在这份战绩却不会引发他的正视。”
以文驭武本来没甚么题目,一个成熟的政权以内,武将是分歧适具有太大权力的,只是杨介夫这一次倒是走了极度;若遵循大魏之前的常例,由朝中文官和天子一起决定该和谁兵戈,武将领兵履行,再通过粮草等束缚武将,让他们没法做大威胁朝廷的稳定,这实在并没有甚么可指责的。
但是现在文官们却要连武将的临战批示权和军功考核权都拿畴昔,这倒是过分了些,王机家学渊源,天然晓得内行带领熟行的坏处,“若天下承平倒也罢了,可现在北方有唐括部频频犯边,东海有岛夷不竭登陆烧杀劫掠,西南土司蠢蠢欲动,境内又比年旱涝,乱民四起,真是各处都要用兵的时候!现在京营禁军还未规复,朝廷却要一再打压武将,这如何得了?”
“杨介夫此举加大了文官对武将的掌控,却也挖垮了大魏立国的根底,自古以来岂有武将衰弱而文官能安坐天下的朝代?”王逊对他儿子的表示还算对劲,忍不住提点了几句,“想要敲定运筹帷幄之功,那么今后怕是要文官领军出征了,而现在朝中文武双全的又有几人?”
“如果如此,怕是今后的武将将会沦为文官的喽啰了,每逢出征先要体贴的不是如何打赢这一仗,而是如何去凑趣运筹帷幄的文官了;如果碰到晓得兵法抑或肯放上面子聆听武将战略的或许还不要紧,但如果碰到刚愎自用的文官,这仗还如何打?”王机接过信函仓促读过,他细细揣摩一番,如果他去领军,仰仗自幼修习的兵法以及和当初随军出征的经历,碰到不那么短长的敌手或许另有几分胜算;但如果换成他在国子监的同窗卢怀慎、胡逸之等辈,除非是敌手实在太弱,不然有败无胜,但是让人感到不安的是朝中大多数的文官们在军事上的成就比起这俩人来不过是半斤八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