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征战五千年 > 第211章 《纪效新书》

第211章 《纪效新书》[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戚继光耐烦的问完李悠送了甚么礼品、胡公子收到礼品是甚么样的神采等等,才感慨的说道,“这些礼品的代价远在我给你的银子之上,文阳莫不是本身出钱了?”

李悠带着戚继光辛苦筹措的银子,怀着极其严厉的心态前去...贿赂,好吧,这类表情的确有些违和,但却也是李悠表情的真是写照;没体例,我大明早就被严嵩一党折腾的乌烟瘴气了,想要维系戚家军的存在,保护海疆的安宁还必须得使出这类手腕才行。

李悠一时看得入了迷,不时地将戚继光在书中所阐述的思惟和昔日本身在三国、大汉、大唐以及大魏所见停止比较阐发,自发收成颇多;李广练兵亦能爱兵如子,但却失了松散;程不识当然松散,却又显得过于生硬;张巡体恤部属、规律严明,不过毕竟是文人出身,对东西共同、对战阵法不敷体味......

纵观李悠所见过的这些武将,或许有在批示作战或者小我勇武上超越戚继光的,但绝没有一人能在练兵一事上和他一较高低,李广不可、程不识不可、张巡也不可;将范围扩大到全部中原史册,恐怕也只要岳飞等寥寥数人能够和戚继光相提并论。

“非也,只是晚生可巧晓得那边能够便宜买到这些东西罢了,并无超出戚将军所给的花消。”实在底子就是一文钱都没有花。

这本书对浙江本地的地形以及大明军队和倭寇的详细环境停止了详细的阐发,并按照近况说了然编练新军的需求性和首要性,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练兵实际和打算。但此中包含的事理却绝非只能用在浙江本地、或是对于倭寇上;可谓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

比如《孙子兵法》上说:勿击堂堂之阵,戚继光却以为:当以数万之众,堂堂正正,彼来我往,短兵相接;《孙子兵法》又说:佯北勿从),戚继光持续攻讦:收军整队,留人搜瞭,擂鼓追逐;恰是这类不顺从权威的精力方才培养了戚继光高深的兵法韬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