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4页/共5页]
钱昭编好了发辫才发觉他神采不对,问道:“如何了?”他转头不答,她踱到他身边,在他唇上印了一记,道:“不睡么?”
阿济格摸了摸唇上髯毛,道:“你甚么时候也学这般假端庄?”
在场的三人与吴某都是老熟人了,也不必罗嗦先容,客气一番后,多铎笑问:“平西王远来辛苦,可曾携家眷照顾起居?”
多铎点头,叮咛他下去领人过来,笑着向世人道:“这光吃酒闷得慌,不如听折戏扫兴。”但是人带来了,却叫在场的大失所望。两名伶人,一个是个子瘦高的清秀少年,一个是三四十岁的儒雅乐工。
圆圆施礼,依依不舍地去了。
多铎懒得理他,唤苏拉上茶。
“定为汉人无疑。”陈圆圆回道,又摇了点头,说,“看她行事气度,当是豫王大福晋,此中蹊跷,妾实在瞧不出。”
两人行了礼,乐工在后边凳上坐了,少年走到殿中,清唱道:“春到长门春草青。”这一句曲调虽平,但少年嗓音清越高亢,雌雄莫辨,一字字脆生生吐出,如同玉石相击。在坐诸人皆是一震,不想这不起眼的少年竟有如许一把好嗓子。
多铎无法走开,坐在不远处看她用肥皂洗手,问道:“与陈圆圆聊了甚么?”
陈圆圆起家一福,道:“王妃通达,圆圆心折。请为王妃唱上一折,不知合宜与否?”
钱昭笑赞道:“摄政王公然夺目,非常人可比。如此一来,吴某约莫也不敢想封地之事了。”之前模糊透着从平西王改齐王的动机。
就在这时,院外脚步声响起,十数名寺人婢女拥着一名旗装女子出去。
陈圆圆受宠若惊,仍转头看了眼吴三桂,见其首肯,才羞怯笑道:“王妃美意,圆圆恭敬不如从命。”
哪知她打了个哈欠,轻道:“你不困,我可困了。”说着回身进了阁房。
多铎气不打一处来,警告道:“也不瞧瞧场合。待会凡是有一点失礼之处,我跟你没完!”
多铎也是第一次传闻此事,心中微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阿济格道:“这但是天大的功德,平西王推委甚么?”如果不是话里满满的酸意,多尔衮倒是要为他这回的反应喝采。
坐在打扮台前,嗅了嗅指尖,还是感觉有味儿,钱昭叮咛牧槿再端水来。
多铎托了他一把,笑道:“小五来了啊。先坐吧,正客还未至。”
“我代你听不就是了。”她睨他一眼,道,“莺声呖呖,珠落玉盘,一颦一笑皆风景。”
一曲结束,多铎还觉那歌声在耳中回荡,杯中的酒液仿佛也因余韵漾动不止。
吴三桂一个激灵,差点将酒洒于案上,立即放下杯子,跪而叩首道:“三桂蒙皇上恩情,得赐王爵,已然惶恐,‘亲王’之号万难袛受!”
寺人应了声“嗻”,小声答道:“回王爷,这叫蟹粉狮子头。”
多尔衮捏着酒盅,沉吟半晌,叹了一声,道:“既如此,便召部臣再议吧。”
“陈夫人长在江南,现在居于锦州,可有不惯?”钱昭笑问。
多铎看钱昭与陈圆圆站在一处,个头虽较其矮了寸余,容色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志对劲满。实在,大家对于面貌的爱好见仁见智,他所认定,不过偏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