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计划[第2页/共2页]
不顺利的,倒是我这一阵未及顾及到一头――女人社。
这打算自客岁开端,到本年一月间,括户等预备事项都已完成,却逢母亲不在,又稍稍担搁了下来。守礼既未典范礼,便还不算名正言顺,且他又是“留守”而非“监国”――哪怕是“监国”,也没有哪一名太子或太孙敢不报君父,便私行做如许的决定――何况都中另有武三思虎视眈眈,疏奏不比面见,能尽言此事利弊,易于压服,我只得将大部分的步调都按下来,先把推行卫生以及承天局――这事因能直接增加国度岁入,又有奉天局在前,母亲和宰相们倒都乐见其成――的事疏奏母亲,怕母亲不肯意,特地写了一封手札给阿欢,请她托婉儿从中转圆,成果母亲倒是极利落地允准,又直接命守礼与我全权卖力。
疏奏连同犁具都是仲春旬日送到汝州的,批复在万寿节当日便到了都城,守礼即发鸾台实施,除了武三思从中讨了几个紧急官缺以外,大抵都还算顺利。
这事我却不筹算交给奉天局。一则因奉天局局中高低都是精挑细选的工匠,一贯用的也都是好东西,向来都不知节俭本钱为何物,何况另有各种商路渠道、职员等本钱在,一旦交由奉天局去办,代价决计便宜不了。二则奉天局已是把持,我不肯它再涉足根基民生行当。三则因奉天局实已机构痴肥,且又树大招风,若再管了耕具,恐更要遭到非议。想来想去,还是崔明德发起,效仿我设承天局的意义,立一先农局,将这出产制作的事交给官方去做,朝廷只卖力质量和店铺专营,不卖力出产,同时因耕具特别,先农局还务必承担调和物价、均衡市场的任务――承天局是我早就想好了要办的,主如果用以制衡奉天局,其次则立意为布衣百姓供应合用的衣裳,当时为此搜肠刮肚地想了些“竞标价目”、“外包出产”、“受权运营”的主张,首要目标还在降落物价本钱、促进本地纺织贸易,未曾想倒被崔明德鉴戒过来,用在犁具上。